创新建筑,智慧未来

2020-07-21 市规划资源局

7月17日,旨在推动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品·筑”建筑评论迎来第5期。本期评论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阿里巴巴智慧建筑事业部承办、徐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西岸集团、蚂蚁行政、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Foster+Partners Limited共同协办。

1.webp.jpg

此番我们以“创新建筑,智慧未来”为主题,诚邀多位重磅嘉宾现场碰撞观点,通过分享智慧建筑实践案例,探讨科技智慧如何带动建筑创新,如何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创造更多可能,共话“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下城市建筑的无限可能。首次采用“线下分享+线上直播”的融合模式,为更多对城市、建筑有感触的朋友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蚂蚁S空间体验-

2.webp.jpg

3.webp.jpg

依照活动惯例,每期评论我们都为观众与嘉宾,安排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上海”城市空间体验。这次我们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探访了位于浦东的蚂蚁S空间。

在参观之后,我们来到蚂蚁S空间访客中心的百合谷会议室。上海西岸集团总经理助理叶可央女士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宣布本次论坛正式开始。

首先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处长迟英楠开场致辞,为在座各位解读“品·筑”,开启交流大幕。已成功举办多期的“品·筑”建筑评论,通过走进大城小镇、公共建筑,为规划管理提供案例分享探讨的平台,打开交流互动的窗口。本期评论也创新改变了以往项目传统专家评审的方式,影响范围扩大到企业、大专院校等,促进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在规划管理领域的实践。

-主题演讲-

建筑数字化的思考与实践

阿里巴巴智慧建筑事业部资深技术专家孟涛分享了《建筑数字化的思考与实践》,展示前沿的智慧建筑、城市三维管理系统及案例。

当下IoT+DT+Cloud等新技术快速推动万物互联与数字化,驱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由此阿里巴巴进一步对智慧建筑展开了深入思考。

未来已来。阿里认为,智慧建筑应该是拥有操作系统的建筑:是全面感知永远在线的生命体,是拥有大脑的自进化智慧平台,也是人机物深度融合的开放生态系统;用户获得个性化体验和主动精准服务,建筑运营商实现安全、高效、绿色运营,建筑系统集成商快速开发部署、生态合作。

孟涛从顶层架构、演进路径、设计规划的数字化支撑、基于CAD的快速建模、逆向建模(3D Reconstruction)、室内外定位技术、LBS大数据定位分析等几个方面来介绍阿里巴巴在空间数字化的技术实践,通过建筑数字化在线,让建筑充满活力。

阿里巴巴将基于智慧建筑平台,和算法/应用开发商、咨询合作伙伴、解决方案集成商等合作伙伴,协同打造生态社区,发挥群体智慧,让智慧建筑落地。

-设计分享-

办公建筑设计的数字化应用

4.webp.jpg

Foster+Partners Limited合伙人余正、合伙人Jeremy Kim、联席合伙人Martin Kehoe,通过展示阿里巴巴徐汇滨江设计项目理念及国外案例,联袂为与会者深度分享了《办公建筑设计的数字化应用》。

 作为拥有50年创新经验的建筑事务所,福斯特一直用创新的设计策略和方法为世界著名机构提供定制的办公建筑。在同为全球顶级科创企业的美国苹果总部园区项目里,方案化零为整,将各部门的工作空间整合至一个连续的环形空间里,并由充满本地特色的果园景观环抱,结合被动式通风和清洁能源的使用,打造顶级品质的科创企业总部园区;事务所在位于伦敦闹市区的彭博社总部大楼的项目里,则充分考虑用地条件的限制以及对企业团队工作方式的分析,创造性的利用智能照明,空调和通风的集成体系,实现“大平层”概念的平面布局,成为英国最环保的项目。事务所更将“创新”延伸至外太空,长期参与航空航天机构的研发工作,用三维打印技术实现人类居所。

 在阿里上海徐汇滨江项目里,设计团队再次颠覆了传统自用办公建筑的设计模式,创造性的将城市公共空间引入至建筑体量的核心,用数字化的辅助设计工具,形成了徐汇窗口展示,阿里办公文化“看与被看”的策略要求,并达到了观江视野、环境反馈和面积要求的最佳平衡。

该建筑坐落在徐汇河畔,这是上海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部分,拥有黄浦江和陆家嘴商务区的壮丽景色。方案在建筑的中心创建了一个大型的公共城市空间,邀请人们共享。这形成了一个活跃的社区聚集空间,其露台可俯瞰中央空间,并直通建筑的主要入口。该建筑的设计极为通透,可让人们瞥见阿里巴巴的办公世界,同时保持对周边景观的视野。

 独特的建筑形式是创新设计过程的结果,该过程使用遗传算法形成最佳体量。该算法结合了对项目至关重要的几个方面,例如对环境条件具有高度的响应能力、最大化的外部视野以及针对不同功能的特定面积要求,以创建最合适的形式。该设计通过在建筑体量的中心提供大尺度的遮蔽空间,免受夏季的日晒以及冬季冷风的侵袭,来优化微环境的舒适度,同时为阿里巴巴的各个部门创建量身定制的工作区解决方案。

5.webp.jpg

-专家沙龙-

专家点评案例及观众互动

6.webp.jpg

▲ 评议主题:阿里巴巴徐汇滨江项目

最后,一场关于阿里巴巴徐汇滨江项目评议、并面向线上线下观众互动的专家沙龙精彩呈现。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叶可央担任沙龙主持人。

专家点评案例

7.webp.jpg

铁狮门董事总经理阴杰:阿里巴巴徐汇滨江项目的创新点非常多。不同于传统方案是从一栋栋“房子”角度展开,这个设计方案从“细胞”层面来考虑,也就是从最小的单位发散开。这个项目的建成,将成为徐汇滨江的又一个标志性建筑。

8.webp.jpg

徐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潇:创新和建筑这两个词和徐汇有很深的渊源,作为海派之源发祥地,文化融合的土壤之上催生创新。我们站在人工智能的高地,厚积薄发的时代风口,万物互联和数字化对于建筑设计行业是影响重大的革新方向,关于未来我们可以尽情想象。

KPF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执行总监程蓉:徐汇滨江基础非常好,提供了很多类型的办公场所。目标推进非常明确,区域充满活力,包括众多科创企业、明星建筑事务所的入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高起点。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柳亦春:福斯特一直是以高技术著称的设计事务所。在这个项目中,应用了更新的技术,但很多技术实际上是“隐藏”在整个项目之中,包括气流、日照等模拟,是我们应该鼓励推广的点,也就是技术应用在改善生态、改善人们的生活方面。这个项目不仅是阿里巴巴的办公场所,同时也为徐汇滨江提供了一个人文的公共空间。得益于新技术的推动,造就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空间形式。未来是否能够欢迎外部的朋友自由进入,进而产生互动,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时代建筑杂志主编支文军:非常期待这个项目。首先,徐汇滨江作为多年高品质开发的区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关注之地。其次,阿里巴巴选择落子徐汇滨江,我们看到了这个项目作为一个“好建筑”存在的可能性。最后,福斯特通过新技术,结合当地文化,通过设计的手段,将呈现一个完整、高品质的建筑。

线上线上观众互动

9.webp.jpg

Q1:项目内部有一个很大的中庭,怎样考虑日照?冬日怎么考虑西晒对内部大空间、下沉庭院这些位置的影响?

Foster+Partners Limited合伙人Jeremy Kim:西侧虽然也有开口,但是开口比较小。南侧开口让更多阳光照进广场。北侧建筑做得比较实,也是基于这个考虑。

Q2:除视野、空间和环境,是否考虑了其他维度?最后为什么选择了这3个维度?

Foster+Partners Limited合伙人Jeremy Kim:遗传算法包含技术和人为两个层面。在技术层面,算法及参数维度无穷尽。通过综合精准、效率等因素,我们在众多维度中,最终优化选定了这3个维度。

Q3:阿里巴巴对于智能建筑、云计算等都有很多思考,在这个项目中,阿里巴巴是否提供了硬件、软件的支持?

阿里巴巴智慧建筑事业部资深技术专家孟涛:多年来,我们团队一直在做营造的数字化、场的数字化、运营的数字化,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以人为本”,提供最佳体验。阿里在做的智慧建筑平台,是基于软硬件的交付。未来我们的方向是“灵动空间”,将人、设备、场景连接起来。

Q4:科技企业总部和一般商业综合体有什么区别?

KPF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执行总监程蓉:两者都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本”是设计最根本的宗旨。但更多考虑的是办公需求的不同,从科技企业特有的技术能力、企业文化等方面考虑,最终在项目中的呈现,和一般的商业综合体一定会有不同,建筑承载的对时代的演绎也不同。

Foster+Partners Limited合伙人余正:从设计角度,商业办公的使用人群不特定,面临更换租客的情况,无法追求个性化,只能寻找共性。这和科技企业办公设计有所不同。

Q5:项目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安全如何保证?

阿里巴巴智慧建筑事业部资深技术专家孟涛:阿里访客系统设定了不同的安全级别,分级区域对应不同的权限,实现了对于公共区域安全的管控。

Q6:未来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真正有吸引力的点是哪些?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柳亦春:上海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代表。“人性化”是衡量的根本标准。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时代建筑杂志主编支文军:上海滨江50多公里完全开放,放眼世界也是一流的。但是有些项目,由于设计理念和使用方式的差异,最终导致“不合理使用”,因此如何贯彻设计理念的实践是关键。

铁狮门董事总经理阴杰:我设想未来的一个有活力的场景——阿里巴巴徐汇滨江项目办公区域理工男在码着代码,往窗外看去,外部公共空间阿姨们在跳广场舞。

徐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潇:规划引领,生态优先,产业主导。经过10多年的发展走道今天,西岸集聚了众多文化设施,营造了文化繁荣的公共空间。

Q7:作为一个市民,我比较关注城市的生活空间。所以我想请问在各位建筑师眼中,在阿里这样一些企业眼中,由点及面,你们认为一个真正有活力的,被未来市民欢迎的城市空间应该由哪些要素构成?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柳亦春:上海真的是一个好的城市空间代表,如果拿上海城市的公共空间跟其他城市比的话,上海城市的街道尺度,是最适合人去行走的。衡量这个城市的公共空间好与不好的标准,就是它是不是人性化,是不是为人们所喜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时代建筑杂志主编支文军:有关一个城市的开放空间,感慨是很深的。确实哪些城市有更多的向市民开放的空间,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也决定了这个城市品质的高低。

10.webp.jpg

-结语-

本期“品·筑”建筑评论从推动设计创新开始,从而推动管理创新,将项目专家评审方式创新为“现场+云上”的方式。期待通过交流分享、观众互动,鼓励更多人关注建筑评论,促进实现“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美好愿景。

关于“品·筑”建筑评论

为推动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落实《关于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建筑设计规划管理的若干意见》,加强建筑规划管理,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品•筑”系列建筑评论活动。每期通过“行走上海”城市空间体验+主题评论,邀请嘉宾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分享经验与观点,与观众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