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质量城市人居环境 发布日期:2021-09-21
构建高质量城市人居环境
2021-09-21 解放日报
高质量人居环境是城市创造力的催化剂、加速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城市微景观,吸引高端人才和智力资本聚集,已成为城市增强软实力、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议题。
第一,生态品质是基本底色。
生态软实力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构成,生态品质是生态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不仅要增加生态产品供给,还要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高品质生态环境能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积极影响,是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和城市绿地为居民提供了健身锻炼、聚会交流、休闲游憩的场所,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生态文化是核心价值。
城市的山水林田湖等塑造城市空间形态、承载城市发展演进历史、形成市民的共同记忆,是城市自然脉络和城市特有形象的基础和根源。顺应和保护城市自然生态脉络,发掘和打造城市生态地标,塑造城市的文化品牌,是提升生态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城市魅力的必然选择。
第三,生态话语权彰显国际竞争力。
中国在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变化、植树造林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的话语权仍然较小,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贡献尚未得到认可,对全球环保舆论的影响力仍然不足。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既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继承,也是结合自身国情扬弃、创新的成果,是软实力的重要构成。下一步,可积极推出有影响力的绿色产品、生产工艺“中国标准”,着力提升在国际环保标准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就上海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软实力提升的深度融合:
一是将城市历史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进深度融合,挖掘“一江一河”等生态空间的文化及服务功能,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生态地标。
二是推进环境微治理和精细化管理,改善社区和街道小环境;结合生态修复,提升城市绿地、水体等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
三是完善“城市—郊野公园”体系,拓展生态空间的开放和经营模式,打造生态舒适、安全健康、共享可达的生态空间体系。
四是强化生态环境部门的服务功能,通过简化审批、前置服务、精细化监管等手段创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城市要素集聚能力。
五是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交流,提升生态环境话语权。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周冯琦 张文博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