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廊下镇保产保供,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发布日期:2022-05-04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廊下镇保产保供,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2022-05-04 市规划资源局
3月以来,由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突袭申城,上海面临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如何让老百姓的“三个袋子”(“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装得满、提得稳,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市民的心。2020年以来,市规划资源局在金山区廊下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在两批市级土地整治项目的基础上,以郊野单元村庄规划为平台进一步凝聚共识、盘整资源、调试空间、统筹引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三生”空间,通过“淘汰一批、提升一批、新增一批”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亩均产值提升,落实了许多优质农业企业和农产品保供基地的用地需求,为本次疫情期间有效供应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据统计,自3月份以来,廊下镇不仅确保了自身需求,还向兄弟街镇、全区和全市源源不断的供应农产品,累计向本市供应粮食(含大米和面粉)200吨、蔬菜3500吨、肉类840吨、水果180吨、鲜奶4500吨,充分发挥了农产品基地的优势和作用,有力保障了市民对生活物资的需求。
作为保供基地之一的金开(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筹备货源,让蔬菜集中大量上市,保障市民“菜篮子”。为加快棚内生菜的生长,公司就已启动大棚内的智能化控温控湿设备,将生菜生长周期缩短三分之一,以应对近期市场需求激增的情况。公司蔬菜种植面积600余亩,主要种植品种有广东菜心、小青菜、生菜为主,每天供应市场20多吨,为商超及线上卖菜平台供应约30000份蔬菜(3月数据)。同时,公司还帮助周边小农户,将疫情期间因物流受阻而滞销的新鲜蔬菜统一包装,集中销售给各大线上卖菜平台,既能保供应又提高了小农户的收入。
廊下镇叮咚买菜农场面积约700亩,按照市场和市民需求,种植上海青、杭白菜、生菜、芹菜等各种绿叶菜,每天能产出20000多份蔬菜(4月份数据)。这些蔬菜经过分拣、包装,迅速通过全程冷链送往分布在各个社区附近的前置仓里,保障好上海市民的蔬菜供应。
上海市联中食用菌合作社作为“蘑菇小镇”的龙头企业,盒马鲜生的订单量是平时的2.5倍,每日增加了将近15000份双孢菇。同时,联华超市、美团优选、叮咚买菜、拼多多等商超及线上卖菜平台的需求量均增加了1.5倍多。目前,联中蘑菇的46个菇棚正处于满仓状态,260多名工人日以继夜地“流水线”操作,工人们每两天就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全力以赴保障市场供应量。此外,该公司为结对单位徐汇区虹梅街道、华泾镇供应1100斤蘑菇,还为封控小区较多的兄弟乡镇送去450份新鲜蘑菇。(3月份数据)
廊下镇上海鑫博海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上海瑞凯伊德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食品生产企业坚持封闭生产,确保为在疫情期间奋战在第一线的抗疫人员和普通居民提供一日盒饭。其中,上海鑫博海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还联手博海集团联合战略合作伙伴罗森,向金山区红十字会捐赠新鲜面条、三明治类、鲜食类、色拉类等产品,价值约11万元。同时,上海鑫博海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上海博海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廊下镇作为其中央厨房和蔬菜基地的优势,为上海文广、宝钢股份、上海石化、国家电网等企业供餐,为崇明复兴馆集中收治点及金山区域集中收治点医患人员提供餐饮保障服务。
通过实施市级土地整治项目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廊下镇结合土地资源现状和特点,形成了耕地集中连片、耕地质量提升、农民居住集中的特色形态,全面优化了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结构。疫情期间,廊下镇实化工作措施,在防范区进行万亩良田春耕,确保春播进度到位,共种植优质特早熟节水抗旱水稻“八月香”1200多亩,预计5月上旬播种,头季8月中旬就能收获上市;此外,在万亩粮田还种植国庆稻,南粳46等品种。(4月份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