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不动产登记人”:提供坚实技术支持的“大白”——记上海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陈永鑑

 2023-11-07  i自然全媒体

  不动产登记关乎千家万户,是一项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财产权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深化便民利民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自然资源部开展寻找“最美不动产登记人”公益活动,发现了一批理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意识强、业务能力突出的“最美不动产登记人”。近日,《中国自然资源报》“寻找‘最美不动产登记人’公益活动”栏目,报道了上海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法制事务科科长陈永鑑的先进事迹。

  “有事就找‘大白’啊!”“你这个问题我从来没碰到过,要不再问问‘大白’吧!”在上海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工作人员遇到棘手问题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大白”——上海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法制事务科科长陈永鑑。陈永鑑像极了电影《超能陆战队》里那个踏实、温暖、近乎无所不能的白色机器人“大白”。 

1.jpg

  工作中的陈永鑑(中)

  “大白”是业务领域的行家里手。从业10多年,从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房地产登记到不动产统一登记,陈永鑑逐步成长为一名登记业务研究骨干。大量的一线问题处理经验、不断的受训和培训,丰富了他在登记业务、土地管理、地籍调查、法制事务等方面的知识积累,加强了他对于登记政策的理解和把握。陈永鑑参与制定了上海市不动产登记技术规定和业务规则,被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抽调参与“最常见的26种登记事项流程”梳理,为流程图优化设计提供了上海经验。

  “大白”是为民服务的“消防战士”。上海市500多个登记窗口受理、审核中面临的各种疑难杂症,服务热线中处理不了的求助、投诉,很多会传递到陈永鑑这里。他始终站在各区受理和审核人员的身后,给出最坚实的技术支持。“破产管理人持法院解封裁定能办理解封登记吗?”“这种保理合同能不能办抵押登记?”他用朴素的语言、专业的知识,为行业人员提供权威解读。为了保证手机有足够的电量,年纪不大的“大白”还给自己配了一台续航能力强的“老人机”,随时随地接起电话“出警救火”。 

2.jpg

  陈永鑑耐心服务群众

  “大白”是改革创新的“翻译专家”。作为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的“先遣队员”,陈永鑑参与了上海不动产登记改革方案从1.0版优化升级到6.0版的全部设计与实施过程,是实打实的中坚力量。大家都说,这些改革举措改到了老百姓心坎里,离不开“大白”多年从一线“救火”中收集的一手信息。企业和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被他条分缕析地“翻译”成领导决策部署的重要参考;业务流程中的难题瓶颈,被他有的放矢地转换成流程设计与实施的可行性方案。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的一次次突破,成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以二手房买卖为例,改革前限购条件查询、税务、登记环节串联办理需要41天,改革后登记“一窗收件,并行办理”,时限缩短到5个工作日。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群众的痛点堵点就是改革的原动力。“做好不动产登记,首先要把办事企业和群众装进心里。”陈永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