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做好地图服务保障,保驾护航进博会 发布日期:2023-11-09
全力做好地图服务保障,保驾护航进博会
2023-11-09 市规划资源局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拉开帷幕,有一支默默无闻的团队一直悄然穿行于场馆内外,他们巡查着参展商挂出的每一张地图,注视着宣传片播放的每一帧画面,他们用心描绘下场馆进出的各个点位方向,他们是谁呢?原来他们是由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会同上海市测绘院、中华地图学社等单位组成的进博会地图服务团队,他们正在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认真做好进博会地图服务保障工作,线上线下绘制场馆导览图,审核确保参展商正确使用地图,以优质服务为进博会保驾护航、增光添彩。
服务团队在展馆现场进行地图巡查
地图无处不在,低调但不可或缺
进博会场馆面积大,参加进口博览会,对于每一位参加进博会的人来说,入场指南图是不能缺少的。所有进博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会拿到一张由服务团队编制的进博会入场指南图,这张图虽然只有四分之一张A4纸的大小,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包含了10余类地理要素,除了展示进博会周边的道路、轨道站点、房屋等地理要素外,还标注了出入口、停车场、派出所和安检点等专题信息,既方便携带,又满足了各方的服务需求。这张地图每年都有创新之处,进博会的指南图中还采用了手绘方式,标注了服务阵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博站(岗)等标识。这个便民成果,凝聚的是进博会地图服务团队的心血。
地图和地理信息就在你我身边,默默提供着低调但不可或缺的服务保障。考虑到很多游客、观众第一次来进博、来上海,服务团队还编制了进博会导览图,导览图分为线上、线下两个版本,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多次实地勘测,线下地图几易其稿第一次将国展中心的四叶草在一张图上分层展示,线上地图则全面展示了本市旅游、购物、美食等实用信息,做到了场馆指引的同时让大家玩转上海、发现上海之美。六届进博会,总共印刷了进博地图超过400万份,有了这些地图,进博的观众、游客和工作人员就更加安心、放心了。
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
“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地图不仅是指路导航的工具,更是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着一个国家在领土主权方面的意志和民族尊严,以及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外交立场。熟悉国家版图构成,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服务团队与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人员进行巡查
每年进博会上有大量参展商会使用地图,但与此同时,一些漏绘领土、错绘国界线的“问题地图”也会进入展馆。这些“问题地图”不但不能指引观众,反而会误导观众。每届进博会,服务团队都会将关口前移,提前一周进驻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加强现场展示地图巡查,做好进博会的“啄木鸟”。展会前夕,他们即进驻国展中心每天对宣传展板、视频及宣传册上的地图进行核查,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纠正,发现问题立即通知展商对问题地图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监督,确保展会期间地图使用准确规范。团队注重疏堵兼治,提供现场咨询服务,安排专业人员帮助参展商更快整改问题地图,精心准备国家标准地图宣传手册为大家提供地图咨询和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
持续优化服务,见证进博绘就精彩
在总结往届进博会地图服务保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服务团队在本届进博会期间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推出了线上预审机制,建立线上联络群,着重强化“有温度”的团队服务工作。参展商可以在布展前将图册、展板等宣传样品发给工作人员进行审核。这样就可以在量产之前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大大地节省了时间和金钱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这一举措为地图管理服务增添了温度,得到了参展商的广泛认可和点赞。
图片3
服务团队在提供咨询服务
六年来,团队成员的足迹遍布了进博会的每个角落、累计步行超过千万余步,虽然辛苦,但他们甘之如饴。他们主动放弃周末,脚步遍布整个场馆,共接受了一千余起地图咨询服务,巡查了一万多个进博会展位,帮助整改了四百多件问题地图。特别是在2022年,团队成员从进博会开始前几天到结束都统一住在会场附近,每天两点一线,在住处与要巡查的场馆之间奔波,全身心投入到地图服务保障工作中。六年来,进博会的参展商越来越多、参展品越来越丰富,但问题地图的数量并没有增多。正是服务团队的责任心与无私奉献,对国家版图意识、标准地图的科普,提高了参展地图的质量,为进博会“越办越好”保驾护航。
图片4
服务团队在进行内业核查
现在,当在进博会看到有观众拿着地图找到目的地时、当听到参展商对他们核查工作给予认可和点赞时、当感受到进博这六年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服务团队的坚守与付出,彰显的是责任心和担当精神,也为进博会“越办越好”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六年如一日的守护中,他们不仅捍卫了国家版图,更是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蓬勃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