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理想蓝图与实景画——上海规划资源专业人才赴北京、雄安新区培训学习的启发思考(七)

  2024-01-31 市规划资源局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强调,要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为重要使命,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对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做好规划资源工作提出新要求新任务。市规划资源局首次举办专业人才实务培训班,组织全市系统规划专业学员赴北京、雄安两地现场教学。借鉴京雄两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生态、城市更新及产城融合等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学员们积极思考、交流感悟。我们将分期刊登部分优秀调研手记,分享学员们的实践探索和启发思考。

  新时代的理想蓝图与实景画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分院 杨英姿

  处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以及上海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指导上海工作,对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在新征程上,如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大力度推进五个新城建设,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是当下上海规划资源人共同思考的战略性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围绕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市规划资源局组织全市系统规划专业人才赴北京、雄安开展一周的现场教学,学员们带着“问题”去学,带着“思考”回来,通过对协同发展、城市更新、产城融合、创新治理等方面案例的现场学习,深刻感悟到“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由教科书级的“一张蓝图”,逐步演变成为里程碑式的“实景画”。学习过程中开拓了规划视野、启发了创新思维,碰撞出思想火花,提升了专业素养,现对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深刻领悟到规划要在大格局下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首都都市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承担了首都核心功能,承载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南北差距缩小等重要任务,协同发展要处理好“都与城、京与畿、城与乡、条与块”四对关系。首都规划的制度安排,重点谋划的是“都”的功能秩序,并内嵌于北京超大城市规划体系之中。雄安新区这座理想与未来之城的应运而生以及北京通州副中心的功能提升,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充分体现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规划站位。对于上海都市圈规划、新城建设等规划工作都可以形成借鉴,围绕人民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开拓区域战略视野,提升规划编制、管理与实施水平。

1.png

  北京城市副中心枢纽现场教学

  (二)深刻领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划创新实践

  以千年大计为建设目标的雄安新区,在战略策划、规划设计、实施建设等方式和推进模式等方面具有创新、引领和示范作用,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重要的理想城市和里程碑。雄安悦容公园“一河两湖三进苑,千年绿脉显九园”,中国园林“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营造法式得到弘扬和升华,中国文化与公园城市得到完美的融合,秉持“匠人精神”,细致斟酌“每一步”的空间景观与生态休闲体验,展示了人民城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态画卷。雄安新区100公里的生态堤岸,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景观空间完美融合,展示出高品质的市政基础设施创新建设实践。白洋淀生态保护与治理,恢复了昔日“荷塘苇海、鸟类天堂”的胜景,实践出一套“科学规划生态功能、提升引排水治理、环境追责环保监督”的系统治理体系。

2.png

  雄安悦容公园现场教学

  (三)深刻意识到数字孪生趋势下未来已来的紧迫感

  雄安新区六年来实现“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端还有一座城”,在立体城市和智慧城市方面展现出高标准与高质量。特别是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得益于前期谋划、同步推进,“一中心四平台”已经投入运行,实现数字智能城市与雄安新区共同成长。上海数字孪生城市还处在加快建设阶段,可以借鉴雄安新区数字城市脱胎于规划建设管理的数据信息平台,加快定义数字上海,按照全周期、全时空、全要素、全过程的原则,搭建基础数据平台,统一数据接轨标准,构建“大数据城市空间”,实现纪实城市、画像城市、仿生城市三大应用场景。

  (四)深刻体会到从施工图到实景画离不开制度机制的充分保障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印象最深的不仅是对城市记忆的耕耘、空间景观设计方案的美好、高铁线路地下化以及沿线空间的缝合,更深刻的印象体现在实施过程中打破土地产权和投资建设的壁垒,以及公园开放后管理者、实施主体、规划设计师、沿线社区居民的共商共筹,并推动公共空间品质不断迭代演进。绿隔规划成寿寺泊寓综合体、槐房万达广场以及东城区光明楼17号简易楼改建项目等之所以成为经典案例,在于政策制度的精准投放和实施机制的创新优化。雄安新区从规划编制、管理到实施不走样,启发我们要积极改革创新,探索从注重国土空间规划向城市发展实施规划转位,不仅要注重规划指标、主导功能、空间布局、风貌保护等内容,更要注重产业策划、土地供给、政策路径、资金平衡、投融资模式以及轨道一体化、立体城市等多领域的协同一体。

3.png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现场教学

  (五)深刻感受到规划的生命力还在于扎根人民群众基层

  与史家胡同责任规划师的交流,让我们也充分感受到责任规划师制度把首都规划扎向基层,责师制度有效提升了基层空间治理,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协作、平衡多方“权利”,通过注入技术力量,增强基层规划落实与执行操作能力,主动延展规划治理边界。当下上海的城市发展已转型为内涵提升阶段,社区治理是超大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和“最后一公里”,应充分利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平台,加大社区治理和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创新力度,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增添一份社会责任,融合规划、土地、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的研究,以更加丰富的专业素养和满腔的规划情怀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4.png

  北京史家胡同现场教学

  北京、雄安之行,“妙不可言,心向往之”!学员们将继续发扬“带着问题去学、带着思考回来”的学习精神,在实际工作之中加强消化吸收,不断提炼总结出可为上海借鉴的经验做法,为上海规划资源工作更好推动国家战略任务落地落实,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人民高品质生活、政府高效能治理,服务上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思想引领和专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