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角料”空间视域下的社会治理探索

2024-03-11 NICE四平

  “微更新、微改造、微创意”是挖掘现有土地潜力,激活空间活力的有力抓手,有助于实现城市“边角料”空间的再生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多年来,四平路街道以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为契点,坚持“剩余空间承载创新能量,微更新微改造做好社区治理大文章”,将人文关怀融入城市空间之中,这些被再次利用起来的“边角料”空间,迅速转变为居民生活与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

  当空间发挥公共效益最大化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载体又为各种社会关系提供了可持续动力,此时的老街区正在焕活新生。

  社会关系+边角料空间=纵向“流动”

1.jpg

  “边角料”空间的场景营造,是利用城市剩余空间使用最大化的社会治理重要路径。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流动”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特征。“流动”,不仅是空间的变化,也包含社会中“人”的流动,而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

  如何在“流动”中留住“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流动空间

  弥补“缺位”,加强非线性关系黏性

  老旧社区拓展社会公共空间,功能性是第一位。通过“边角料”空间的挖掘和打造,形成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公共服务空间,为人与人的联结提供更多可能的平台,才能使得市民在“精品四平”的生活中,更宜居、更幸福。

2.jpg

  四平路街道通过“流动”的概念,将“流动”的人和“流动”的空间相结合,将闲置检测亭改造成为街道首个雷锋志愿服务亭。亭子面积不足5平方米,不仅有空调,还配有桌椅,每周一、三、五安排志愿者轮流值班为来往市民提供“小修小补”等志愿服务。同时,雷锋亭轻便且“行动自如”,街道创新开启了“雷锋亭点位+需求配送服务”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即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志愿服务配送为载体,为辖区内居民提供便民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宣传等服务,打造“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圈”,让有限空间在功能上得到延展,体现城市精细化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水平。

3.jpg

  有了雷锋亭的“标杆”案例,四平路街道各居民区也纷纷集思广益,收集居民“金点子”,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改造治理中。鞍山四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在废弃垃圾箱房改造成“共享小书屋”的基础上,又打造了阅读小红车,将有“温度”的书香送到居民身边,全力实现服务民生“零距离”。

  地方空间

  拓展“窗口”,“边角料”空间的公众属性

  社区改造不是“独角戏”,而是让它变得更加可持续。“从废弃的门卫室到可持续生活传达室新场景”“从20余平杂乱绿化带到彩虹迷你街角公园”“从微小街角地到党建微花园”等“边角料”的华丽蜕变,街道“边角料”空间的“在地化”更新利用不断闪亮呈现。这些“边角料”的“地方空间”,提供了一个便捷且充满活力的社区公共服务环境,增强社区中的社交关联,串点成线成为展示四平人文符号的新窗口。

4.png

  1月20日,2024年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推进暨优秀案例交流会在上海设计中心召开。在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评选中,阜新路“美丽街区”更新项目荣获“卓越创新”奖,2021SUSAS四平展艺术漫游街区荣获“优秀创意”奖,彰武路彩虹公园更新项目荣获“传播示范”奖。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街道不断提升社区“空间”属性,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美好生活的不忘初心。

5.png

  “以前回家脚步匆匆,现在会忍不住停下来看一看、坐一坐。”居民吴阿姨坐在微更新的街角花园开心地说道。或许对于城市来说,并不是每一次的改造都要过度“包装”,而这些更亲民,更落地的小微型“边角料”空间,把枯燥的街头变成人人参与、人在情景中的社区场景,回应着市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公共艺术+边角料空间=横向“减龄”

6.jpg

  四平路街道位于杨浦区的内环内,老居民区寸土寸金,要盘活“边角料”,除了“流动空间”和“地方空间”,“边角料”还能从哪来?四平路街道另辟蹊径,打破物理“空间”概念,在街区随处可见之地“见缝插针”,拓展“边角料”空间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提升城市内涵品质。

 邀请艺术家“走进社区”彩绘上墙

  彰武路阜新路交叉口的高墙上,小小宇航员划着龙舟驶向月球;鞍山路锦西路口的《新渔童》以鲜亮的宝蓝色勾勒出了一只十分具有动态感的鲸鱼,充满了喜悦与希望;多年来,四平路街道与立邦中国合作多个公益项目,持续邀请艺术家在街头巷尾的房屋外立面上进行巨型艺术创作,催生出一面面与老居民区形成反差美的大幅墙绘。十字街头,居民每日逛街买菜路过时看上一眼,奇妙的化学反应就此发生,一个老居民区摇身一变,化身成为新潮浪漫的“弄潮儿”。

7.jpg

  街校联动“去空间化”改造与再现

  四平路街道毗邻同济大学。多年来,四平路街道充分依托同济大学智库资源,先后与同济大学23个学院开展了多轮共建,共同谋划推进区域发展。特别是街道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开展的深度合作,创造出一批兼具艺术美感与人文关怀的社区艺术作品。

8.jpg

  例如2023年,四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引入“A-Z”26个关键词,邀请居民表达对于社区的印象,形成动态投影的方法亮相盛夏之夜;2021年冲上热搜的“诗歌单行道”,将长短不一的诗歌通过灯光投影在地面,点亮了居民的回家路等等,打破重构老居民区空间的“关系场”,就要让居民对社区的理解进行自我呈现、自我解读。

 居民共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红心向白鸽,奇想共欢乐”“蝶恋花”“红花黄花春意闹”“春江水暖鸭先知” “大手牵小手,一起去郊游”……在四平路街道引领下,公交新村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率先进行了基层治理新路径的探索,联动各方力量推进老旧小区“边角料”换新颜,将一处废弃屋顶改造成“莫奈花园”。

9.jpg

10.jpg

11.jpg

12.jpg

  在项目启动初期,居民区党总支将“如何设计一个更让人满意的花园”等作为社区议题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建议,将其融入设计、实施、维护全阶段。最后,青蓝学堂二期学员、居委工作人员、小区志愿者等共同绘画,历时20多天,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莫奈”风格墙画在“屋顶花园”徐徐展开,助于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让居民更有归属感和自豪感。

  多元主体+边角料空间=“标签”消失

13.jpg

  不管是鞍山四村第三居民区的“文创楼道”项目建设,还是大调研下的同济绿园22号楼“金角银边样板间”,又或是四平社区图书馆顶楼改造的屋顶花园,在“边角料”空间的挖掘和探索中,四平路街道始终坚持“政府引导、部门牵头、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原则,通过开展方案征集、居民清单、主题活动等方式,让“空间”的改造过程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成为增进邻里和谐、凝聚社会共识的社区治理过程。

  在多元主体的参与下,各主体的“边界”隔阂正在消弭,老旧小区的固化“标签”正在消失,街道“边角料”空间的逐渐亮相,使社区从“治理末端”变身为“创新源头”,辖区众多社区微改造优秀案例百花齐放,社区治理场景赋能正在展现,一个个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四平方案成果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