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规划资源公开课(第一期) 课程提要与学员评价系列之二 发布日期:2024-06-06
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规划资源公开课(第一期) 课程提要与学员评价系列之二
2024-06-06 上海规划资源教育培训
本期推送提炼梳理了上海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规划资源公开课(第一期)中集成创新之政策体系、支撑保障、行动实践篇的相关课程以及第一期部分学员的反馈评价。
课程提要
专题课程7
集成创新之政策体系
推行“三师”联创负责制,强化多专业协同,共绘城市更新一张蓝图
王浜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风貌处
课程重点围绕总体背景、创新要点和实践案例进行分享。“三师”负责制是在“一张图 、一盘棋 、 一条路”的城市更新总体框架下的贯通性载体创新,突出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着力解决上中下游职能脱节、断链和失配问题。
其中责任规划师发挥谋划、协调、统筹作用,着眼区域整体提升,通过整体扩围和容量平衡的空间资源腾挪方式,在更大范围内研究解决更新难题;责任建筑师强化设计赋能、破解技术瓶颈,打造高品质设计方案。通过专业综合技术解决方案,破解老建筑与新功能、新标准、新规范难以适用匹配的问题;责任评估师支撑“强资信、明期权、可持续”模式。研判项目可行性、经济性和投资平衡,基于数字设计成果开展数字空间期权配置研究,以资信注记的方式实现资金以“虚”代实流转,降低更新成本。
去年以来,我局会同相关区政府,选取外滩第二立面、虹口嘉兴01单元里、静安东斯文里、徐汇张家弄、宝山大吴淞等10个重点更新单元先行先试,以实践检验理论,验证模式贯通并细化完善。
专题课程8
集成创新之政策体系
统筹资源“一盘棋”,推动从“征储供”到“盘整赋”的资源配置方式创新
闻旭东
上海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
课程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围绕形势与挑战,聚焦城市更新活动面临问题,提出全过程城市更新资源配置的创新思路,分析了“盘整赋”内涵。第二部分聚焦资源配置模式和土地供应路径,从国家政策依据、典型案例等方面介绍了收储供、存量补地价、组合复合和时空配置模式的内涵、方式、适用条件以及场景应用体系,以及土地年期和价款确定、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内容,并重点介绍了本市城市更新资源、资产、资信、资金“四资”贯通以及依托“三师”联创实现“四资”贯通的路径。第三部分提出了下一步深化方向,包括结合实践深化城市更新实践,深化细化不同类型城市更新资源配置政策。
专题课程9
集成创新之政策体系
坚持综合施策,强化支撑保障,构建贯通、闭环的城市更新全流程
伍攀峰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详规处(更新处)
课程深入解读《关于加强转变发展方式 集中推进本市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规划资源实施意见(试行)》,重点讲解城市更新全流程贯通、规划资源创新政策保障、调动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流程创新。第一部分重点解读“三师”联创机制下“五阶段、九环节”的城市更新“高质量贯通一条路”的具体内涵,按照谋划、策划、规划、刻划、计划的总体安排,阐明各环节的成果要求、审批程序、与法定规划的衔接,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和具体工作内容。第二部分从规划土地弹性管理、审批流程优化、资源池构建与统筹、产权归集探索等方面,解读规划资源的创新政策,确保全周期闭环贯通。第三部分围绕规划资源部门落实全流程贯通的十项行动,以及专家委员会的组建和工作开展,城市开拓者联盟开放平台的搭建等,阐述如何积极统筹各方力量,大力推动新模式全流程贯通相关内容。
专题课程10
集成创新之支撑保障
强化数字赋能,保障城市更新全流程贯通
庄澜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信息处
课程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上海城市更新的数字赋能模式转变,重点突出上海规划资源“一张图”建设及适应城市更新数字赋能需求的技术创新。第一部分,介绍上海规划资源系统面临的数字化转型趋势。第二部分,深度剖析上海规划资源系统“1331”数字化建设理念,并重点从“一库、一图、一屏”三个方面,阐述基于“一张图”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库、规划资源管理体系、智慧治理场景应用等数字规划工作创新。第三部分,结合城市更新全流程周期,提出数字赋能城市更新的总体模式,并对更新区域识别、三师联创、四资贯通、实施成效评估等关键环节的赋能思路及要点进行创新。第四部分,结合未来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对更新区域的智能感知识别、三师联创平台的虚拟现实交互、实施成效的数字孪生推演等城市更新新模式作出展望。
专题课程11
行动实践
上海“两旧一村”更新实践
奚东帆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课程梳理了上海“两旧一村”的总体情况与更新导向,结合典型案例介绍了不同对象城市更新的规划方法和实施路径。第一部分回顾上海城市更新历程,介绍全市“两旧一村”分布与规模的总体情况,以及更新改造的目标、任务和方法。第二部分分类别介绍“两旧一村”更新的政策导向和要求,结合典型案例,总结在规划方法、更新模式和配套政策方面的创新探索与成功经验。第三部分以衡复-01更新单元为例,系统介绍“三师联创”的规划设计方法,以规划导向为核心,加强专业支撑和政策保障,突出集成联动、设计赋能,整合各类资源、激发发展动能、满足民生诉求,解决“两旧一村”更新面临的现实矛盾。
专题课程12
行动实践
共建人民城市,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
奚文沁
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
自2014年10月上海率先在首届世界城市日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基本概念以来,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美好社区为目标,已经成为上海深入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品牌工程。课程在梳理总结国内外生活圈相关探索的基础上,聚焦上海的十年行动历程、全面推进行动、精细设计策略与建设实例实效四方面具体展开:一是回顾微更新、城市更新四大行动计划、街镇试点等由点及面的行动历程,由散点项目逐步转向体系性实践,并与社会治理深度结合;二是系统介绍自2023年起上海全面推进行动的工作框架和要求,围绕“一个中心、五个导向、十项行动”展开,并辅以实践案例;三是提出精细设计引导,强化人本贴心设计,以“绣花”功夫彰显场所特质;最后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十年行动推介片的播放,通过九个美好生活场景生动展现全市各区、街镇的优秀案例与创新做法。
专题课程13
行动实践
以产业用地“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行动为抓手,推动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
朱万明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资源利用处
课程着眼于国家战略部署、上海发展要求和产业用地管理逻辑,系统介绍了产业用地“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专项行动,并提出了后续工作思考。第一部分阐述了土地、工业用地基本概念以及产业用地管理的价值、政策逻辑;第二部分介绍了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等国家战略部署以及上海加快推动存量转型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形式任务要求;第三部分系统讲述了本市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政策和指标体系,2023年工作推进和成果情况,以及2024年“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专项行动的目标要求、工作安排、具体要求、保障措施、实施进展及综合价值评估制度设计;第四部分聚焦本市五个中心建设和空间资源要素特点,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工业姓工”“产业姓产”,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政策创新和项目推进、推动专项行动取得成效等下阶段工作展望。
学员评价
寇志荣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首先特别感谢本次学习的机会,此系列课程非常优秀,信息量极大,系统性极强,对上海城市更新的体系建设、创新理念和优秀实践有了系统的、深刻的认知,值得后续反复斟酌和学习。
本次系列课程将理论与实践深入融合,一方面,对上海城市更新挑战和应对、总规与城市更新的关系、“一张图、一盘棋、一条路”工作框架、四资贯通内涵、三师联创机制、更新实施流程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对两旧一村、15分钟社区生活圈、存量商办、风貌保护等不同重点类型实践进行讲解,强化分类施策,并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员亲身感受优秀的更新规划设计方案,体会“人民城市”的重要更新建设理念。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课程,让更多实操企业领会政策精神,组织各单位科研人员集中培训,将优秀经验带回企业,让大家充分利用政策,推动城市更新实践有序推进。
杨珂拉
上海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城市更新开拓者联盟秘书处
上海城市更新开拓者联盟,组织了成员单位报名本次公开课,我本人及部份成员代表有幸参加。公开课是上海城市更新领域的首次系统性培训,由规划资源行业领导领衔传授,凝聚了政府部门、统筹主体、市场团队、设计单位等领域专家智慧的结晶。课程以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为引领,通过“三师联创”等的政策解析和案例实践学习及实地考察相结合,教学成果卓越,大家获得感强。
因社会各界报名踊跃,而公开课的名额有限,本单位和联盟成员单位还有很多想参加的准学员,期待公开课持续举办,共同学习,充分交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空间资源、资金、主体等各类要素有机集合,形成城市更新的最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