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看世界,智慧向未来:上海量子城市创客坊(0.3)开放日行动在复兴岛举办 发布日期:2025-11-09
鹰眼看世界,智慧向未来:上海量子城市创客坊(0.3)开放日行动在复兴岛举办
2025-11-09 市规划资源局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上海量子城市建设领域技术创新的部署,2025年11月7日下午,上海量子城市创客坊(0.3)开放日行动在上海市杨浦区复兴岛成功举办。

上海量子城市创客坊以复兴岛为实验基地,致力于打造开放融合的创新平台,持续推动空间智能关键技术攻关与创新策源试验,着力将复兴岛建设成为面向国际人才的创新创业岛和未来城市实验场。本次创客坊(0.3)活动与“全球鹰计划”融合,围绕“鹰眼看世界,智慧向未来”主题,设置"智慧赋能、产业创新、文化传承"三大板块,系统呈现全球城市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为上海量子城市建设提供创新思路。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杨浦区人民政府、各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数营成员单位和鹰眼观察员参加。
在数字智慧板块,市测绘院许柯杰与市数城中心欧阳琳欣系统解析了全球28个城市开放数据平台在多源协同、智慧升级和创新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杨浦区科经委孙振宇分析了AI+时代商业模式趋于敏捷迭代、数据驱动与跨域融合的特点,借鉴肯德尔广场经验,结合杨浦与复兴岛实际,提出强化AI社区运营、精准对接创业场景需求,以构建资源整合与实践支撑并重的创业生态;登记局周瑶瑾分享了全球RWA(真实世界资产)房地产代币化的前沿探索,美国、迪拜、新加坡、莫斯科等地已形成依托监管框架与技术支持的新型资产流通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房产产权分割为数字代币,有效提升了资产流动性、降低了投资门槛;局数字城市处唐杭则全面展示了新加坡在“空间—数据—感知—通信—算力”协同底座建设、国家人工智能项目布局及“政产学研”三方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在产业创新板块,市规划院齐如煜和市土地交易中心徐佳妮介绍了巴塞罗那从物联网奠基到数字孪生的演进路径,逐步构建特色数字经济体系,成功从工业城市跃升为创新之都。局干校宋秋宜展示了巴塞尔如何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升级,推动高附加值生物医药集群的集聚与成长。局地质处徐俊杰通过介绍特拉维夫的“城市沙盒”与“数字特拉维夫”等案例,阐释了其高活力创业生态与快速落地的城市实验区模式。
在文化传承板块,契合城市空间艺术季主题,市城建档案馆冯时、楚雪,介绍了巴黎的“流动式文化生态”将艺术深度植入地铁车站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实践,以及维也纳“全城音乐厅”模式推动艺术融入市民日常的路径,共同诠释了文化作为城市DNA的激活机制。局风貌处毛颖异与市规划院邢星展示了罗马在遗产保护与活化中的制度设计、多元共治与数字创新实践。

交流环节后,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鑫介绍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陆家嘴金融城、世博滨江地区、复兴岛周边地区、大吴淞地区上海五个重点地区的更新提升规划,强调上海以城市战略为统领、系统化与精细化规划为路径,打造创新创业集聚空间,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治理转型。
活动最后,张玉鑫局长对各团队的分享给予充分肯定,并分享了三点感受:一是开放心态、兼容并包,要增强国际视野、世界眼光,构建开放共享的学习机制,通过"全球鹰计划"持续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做到对前沿趋势了然于胸,为量子城市建设注入创新动能;二是破界创新、落地先行,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于突破传统规则束缚,充分发挥上海作为超大规模城市的应用场景优势,加速量子城市关键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三是善于重构、穿越未来,以数字孪生技术拓展虚拟发展空间,构建引领未来的量子城市新规则体系,推动多方协同凝聚创新生态合力,开辟产业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实现从现实约束向未来自由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