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派水乡-湿地空间规划发展”专家咨询会成功举办

2024-04-03 市规划资源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人民城市”“韧性城市”发展理念,提升上海湿地空间保护利用与超大城市水环境治理、沪派江南特色风貌营造的综合效应,4月2日下午,上海组织召开了“上海沪派水乡-湿地空间规划发展”专家咨询会,启引外智,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如何维护好上海“滩水林田湖草荡”蓝绿空间基底,描绘好更灵动、更可持续的蓝绿国土空间画卷。

  会议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训国主持。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鑫出席会议并致辞。8位湿地保护领域权威专家学者从湿地内涵、林田湿居关系、湿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生态产品价值提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多方面作交流发言。会议还邀请了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出席。

1.jpg

  专家交流发言

  崔丽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认为,上海的湿地规划和管理需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首先,要协调人居与湿地的关系,水乡营造既离不开水,也离不开人;其次,要协调高度繁荣的大都市与自然幽静的生态湿地的关系,既要保护也要发展;同时,要协调湿地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海适合发展湿地,但要顺应地形地势和水资源等情况,实施近自然修复,不宜生硬挖坑引水,要把湿地水质提升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要根据不同湿地的特点和周边区域情况,选择适宜植物物种,营造适宜生物的栖息家园。建议尽可能实施多功能综合治理与恢复,避免强调单一功能目标,打造完整、健康的综合性湿地生态系统。

  张全发(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认为,上海湿地空间发展需进一步加强整体保护、找准定位特色、完善生态功能。他提出上海水乡湿地的保护和空间规划,要充分挖掘“沪派水乡”湿地在自然风貌、历史文化和人居环境等方面特色,开展流域系统治理,提高湿地水文连通性,重构物种和功能多样的湿地植被,实现湿地多项生态功能的协同提升。

  雷光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认为,上海是长江、黄河湿地水文地貌过程形成的全球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球十大河流河口中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体。上海的湿地空间专项规划,要从生态系统的全球整体性、关联性出发,基于全球、国家、区域、市域、区县五个不同尺度的功能要求,研究确定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目标。建议加强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融合,尤其注意与长江黄金水道、码头、机场、科学园区等重要区域衔接,综合“山水林田湖草滩”自然要素以及“文、旅、体、娱、村、居、商”等人为要素,整体谋划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空间格局,提升河湖网络生态系统连通性,为人居环境改善、维护生态环境和全球生态多样性做出国际一流的中国实践案例。

  蔡庆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认为,上海湿地空间规划应在规划定位上瞄准国家治理体系、美丽中国建设、长江大保护以及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要求。他强调应挖掘沪派湿地特色,突出与周边地域的差异性,对标纽约等高密度城市区域的湿地规划案例。他提出“城中湿地以生活为主、生态为辅,郊区湿地生态为主、生活为辅”的规划观点,并提出湿地空间规划“四分理论”,即自然资源分区管、环境胁迫分类管、公众参与分级管以及社会发展分期管,提出湿地规划管理应考虑湿地及其周边相关流域、物质流的关系,形成跨行政区的全市一张图格局。

  安树青(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认为,湿地修复应立足沪派文化,基于长江大保护及重要的鸟类迁徙地的特征,实施保护大水域、联通小微湿地、加强互花米草治理、修复海岸带、恢复鸟类栖息地等策略,在空间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湿地保护修复。他建议上海出台《湿地保护条例》,把湿地保护修复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明确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湿地生态产品认证体系,提高生态产品价值。紧扣“共生、共融、共进、共鸣、共享”的发展目标,探索建设湿地小镇、湿地乡村,打造国内乃至国际的湿地修复标杆,建立5W会议中心(RAMSAR、WWF、WI、WWG、SWS五个湿地及生态环保相关国际机构组织),持续扩大世界影响力。

  袁军(国家林草局规划院湿地处处长、教授级高工)认为,强调上海湿地空间规划发展要体现“五个注重”:注重畅通河网水道,打通主干河道,疏通微循环;注重打造活力湖塘,丰富食物网,恢复湖塘的生命活力和景观魅力;注重传承水乡文化,挖掘具有上海水乡特色的农耕文化、海洋文化、渔猎文化等,讲好上海故事、长江故事、中国故事;注重航运功能发挥,适当疏浚改造,形成可通行航道;注重发展湿地产业,打造湿地小镇、湿地品牌、湿地生态产品等,推进湿地产业化发展。

  张曼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研究员、首席专家)认为,湿地空间规划应重视上海在全国的区域地理位置、空间尺度考量以及城乡二元格局问题,避免片面追求大水面或仅围绕人类需求开展规划的误区,强调湿地布局应依据定量指标科学论证,希望上海能形成兼顾防洪调蓄的空间安全需求和鸟类栖息等生物多样性需求的湿地发展模式。他提出湿地规划要关注水陆交错带的风貌传承,要尽量应用乡土植物营造美丽湿地景观,要挖掘传统渔业及农业等上海传统的人与湿地和谐的历史模式,讲好上海文化故事,实现传统湿地文化保护、合理利用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共生,达到“与水共生、与湿共融”。

  陈雪初(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认为,上海是建立在湿地之上的城市,古人对湿地进行改造与适度开发利用,形成了诸如圩田溇港、盐田灶港、桑基鱼塘等体现生态智慧的人与自然共生湿地,塑造了江南水乡景观风貌。他介绍了近年来上海在郊野地区探索如金山区廊下农林水乡、鹦鹉洲湿地等具有复合功能的近自然生态案例。提倡运用《国际湿地公约》中的“明智利用”理念,在不损坏湿地生态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可持续利用,建立相适应的土地经营方式和基于自然的适应性管理。建议未来建立与之匹配的生态补偿和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引导企业与社区共同保护利用湿地,支撑当地社区发展,促进城乡生态品质提升。

2.jpg

  会议总结

  王训国副局长指出,锚固上海丰富多样的蓝绿基因,促进“滩水田林湖草荡”蓝绿空间和谐共生,是提升超大城市韧性,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上海要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要探索。后续,上海将全面启动上海沪派水乡—湿地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立足“六域、八脉、十二意象”的蓝绿空间基底,深入开展上海湿地空间识别和生态状况调查,在专项规划中明确湿地发展目标定位、总体格局、品质提升指引、永续利用方向等内容。协同“沪派民居”风貌保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积极落实湿地保护利用系列行动,加快形成一批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沪派水乡—湿地空间,争取推动上海建成安全韧性、健康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生态之城和国际湿地名城。

  张玉鑫局长在致辞中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和“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规划引领、前瞻谋划和系统思考,着力把沪派水乡湿地空间为特色的蓝绿生态系统和国土空间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一是彰显生态文明理念。充分认识湿地的特点、背景、作用、要求,把握沪派江南湿地水乡的发展规律,以敬畏之心守护好江南独特的蓝绿自然基底,做好上海湿地空间的保护、发展和提升工作;二是突出自然营造和协同共构。围绕生态之城、人文之城的规划目标,在水系统修复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绿化林地建设、农田农村发展中融入湿地呵护、自然而然的理念,突出多部门政策聚焦、形成合力、协同行动的“一张图、一盘棋”机制;三是着力打造沪派水乡湿地典范。立足乡土,着眼未来,积极探索既能满足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修复目标,又满足超大城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具有沪派水乡特点的湿地生态空间,营造田间地头的湿地、林水复合的湿地、村镇居民家门口的湿地、横塘纵浦间的湿地、盐田灶港上的湿地…,在保护江南韵味乡土风貌的同时,彰显湿地水乡的独特魅力和生态价值,全面提升上海超大城市郊野空间的卓越品质、沪派特质、人文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