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个工作日,2025年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推进会暨复兴岛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会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01-03
新年首个工作日,2025年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推进会暨复兴岛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会顺利召开
2025年01月03日 市规划资源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十二届市委六次全会和市委学习讨论会的要求,新年伊始(1月2日),市规划资源局会同杨浦区委区政府、同济大学在复兴岛召开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推进会暨复兴岛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会,以“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精气神为本年度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工作开篇布局,为推动形成超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杨浦区区委书记薛侃、市规划资源局局长张玉鑫、杨浦区区委副书记周嵘、杨浦区常务副区长尼冰、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孙珊、杨浦区副区长徐建华、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李翔宁出席本次会议。同济大学、杨浦区以及市规划资源局三方联合工作专班核心成员、联创工作营代表团队和首批启动巢台团队共同参会。
2024年12月13日,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基地正式开启,杨浦区复兴岛将建设为上海数字智能孵化基地(数字岛)、上海设计艺术创作基地(设计岛)、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基地(人民岛)。按照十二届市委六次全会明确的“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强化创新布局的战略敏捷和创新要素的高效整合”工作部署,连日来,市规划资源局、杨浦区委区政府、同济大学会同各方力量、统筹谋划,抓紧共同制定工作推进方案,加快推进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从施工图转变为实景画。工作会上,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孙珊报告了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推进行动方案和“上海数字智能孵化基地”(数字岛)建设推进工作安排,明确建立市区协同、三方联动的工作组机制,搭建“1+5+3”行动框架,谋划“6+6+1”近期任务,稳步推进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工作。杨浦区副区长徐建华、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李翔宁分别就“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基地”(人民岛)、“上海设计艺术创作基地”(设计岛)的建设推进工作安排进行了报告。
为加快开展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行动,按照“统一规划、统筹部署、急用先行”的原则,市规划资源局启动部署了首批“6+6+1”任务,即“6项基础项目、6项先导场景和1项复兴岛全球设计大奖赛”的具体安排。
“6项基础项目”:全面启动1213001基模太格(全域全息时空基模建设项目)建构贯通五星、全域全尺度全时空覆盖的上海立体空间格网。1213002三空米料(时空米料库建设项目)实现量子城市空间数据全链路生产。1213003型域制程(时空创新营造软件研发项目)实现米料生产技术手段创新。1213004数字天台(时空智能平台建设项目)支撑量子城市高效、安全、智能运转,实现对外精准赋能。1213005智感仪具(智能基础设施复兴岛实验项目)推进感知、通信、电力、算力“四位一体”的全市智能基础设施规划研究并在复兴岛先行实验。1213006复兴智塔(A星云基复兴智塔up珠链建设项目)以复兴岛为载体,打造多元虚拟空间,建设数字智能时空规划和虚拟资产交易、交流平台,实现虚拟空间全流程关键应用示范。
“6项先导场景”:聚焦“开启日”发布的28个场景巢台,率先启动星基1213201三资通兑(三维地籍调查登记场景)以强化空间资源确权、流通和使用,挖掘和赋能城市空间新价值为目标,开展三维地籍管理,同步探索扩展预告登记应用。首期以陆家嘴存量商务楼宇提升为试点。星基1213202匠心营城(城市与建筑设计验证场景)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方案设计与审批效能为目标,建设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三维时空智能验证评价平台。项目首期以黄浦区、徐汇区为试点。星基1213203燃基智网(市政燃气安全管理场景)以优化燃气“条空间”共构布局,实时掌握燃气管线空间位置及安全动态为目标,搭建燃气安全管理应用场景,首期以主城核心区域为试点。星基1213204甲屋商事(商务楼宇监测场景)以推动商务楼宇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开展商务楼宇智能评价、监测、区域体检与供需情况分析等功能建设,首期以小陆家嘴商务单元为试点。云基1213301掌上通宝(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场景)以打造掌上生活圈服务,提升社区服务体验为目标,开展15分钟生活圈场景建设,首期以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为试点。云基1213302申银智联(城市商业时空引流场景)以加快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精准赋能消费政策落地为目标,搭建商业运营监测数据与空间关联应用场景。首期以五角场商圈购物中心为试点。
“1项设计大奖赛”:围绕数字岛、设计岛、人民岛的功能定位,启动2025“复兴岛全球设计大奖赛”。聚焦三岛定位,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突出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彰显中华风范、浦江风光、创新风尚、人文风情,依托一江一河一岛一链一塔,重点营造复兴岛以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岛共融为标识的世界级经典滨水区和江心岛整体意象风貌,以复兴岛全球设计方案大奖赛集聚创意、智慧和艺术人文,用艺术和创新激活空间、点亮未来,引八方创客云集、全球创意荟萃,着力推动复兴岛有机生长、焕新重塑、水岸复兴,强创新、优空间、提功能,增生态、增艺术、塑品牌。
“6+6”项目采取“一项任务,组建一个理事会,孵化一组产业巢台”的工作机制,奋力推动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策源、科技转化、产业孵化。各项目的实施以330、630、930、1230为四个重要时点,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开放共创、压茬推进。
联合工作专班领导在工作会上发表总结讲话,为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基地建设下一步工作提要求。市规划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鑫指出,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今年是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加快推进的开局之年,要做好系统谋划、明确任务分工,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和扎实的作风推进上海量子城市落地建设。要按照“高位推动、市区联动、压茬推进、开放共创”的原则有力推动工作。以项目为抓手,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展所长,“三岛”共建,创新空间营造、治理和运营管理新模式,协同推进复兴岛建设。杨浦区委书记薛侃指出,杨浦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积极承接服务好相关功能和产业落地”的要求,密切配合,加快推进复兴岛创新基地建设。抓好主责主业、抓好土地收储、抓好产业功能导入和配套服务。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指出,同济大学将发挥学科优势,发挥国际合作优势,深度参与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基地建设,切实加强支撑保障。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强化数智赋能发展,推动AI+设计产业创新发展。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2025年,市规划资源局将与联合工作专班成员以及工作营团队共同努力,持续提高战略敏捷、战略主动的能力,聚焦裉节、攻坚克难的能力,把握规律、科学调度的能力,强化五个中心建设,集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围绕“盘活、谋划、孵化”三条线,以“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精气神,全力推动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工作,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