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工作日拿到不动产权证!静安完成首个“验登合一”项目

2021-01-28 静安区规划资源局

近日,上海市市长龚正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步伐转职能。今年要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行业综合许可制度,构建公共信用信息常态化修复机制。

1.jpg

静安区积极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大力推进“验登合一”试点项目落实。原本至少需要1个月才能拿到的不动产权证,现在只需短短4个工作日!

静安“店小二”开启“一站式并联”审批服务模式,低风险产业项目「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实现同步受理!

静安区顺利完成首个“验登合一”项目!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去年,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了《上海市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资源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进一步优化改善营商环境。紧接着,市规划资源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社会投资低风险产业类项目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办理流程的实施办法》,强调自2020年1月23日起,对于社会投资低风险产业类项目,实行“验登合一”,即政府部门同步开展相关工作,在3.5个工作日内完成竣工验收,竣工验收通过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打通竣工验收到不动产登记的“最后一公里”。

2.jpg

由于位于中心城区的静安区没有完全符合条件的面积小、高度低的厂房和仓库等社会投资低风险产业类项目。为积极推进“验登合一”的落实,静安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静安区规划资源局主动拓展适用范围,选取了汶水路451号二期改扩建工程作为试点项目。

试点项目情况介绍

汶水路451号二期改扩建工程位于汶水路451号,用地面积9382.2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本次验收内容为公共租赁住房(单位租赁房),总建筑面积3244.9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257.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87.5平方米。

3.png

4.jpg

△项目已建成

1个月变为4天,这样的速度究竟是如何实现的?跟小编来看看整个验收流程。

5.png

2020年12月28日建设单位提交申请: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提交项目综合验收的申请。

6.png

2020年12月28日组织现场验收:区审批审查中心收到申请后,当即组织区建设管理委、区规划资源局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现场验收。

7.png

2020年12月28日出具竣工合格证:区规划资源局在现场核查后,当天出具《上海市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规划资源验收合格证》。

8.png

2020年12月29日出具验收合格通知书:区建设管理委于次日出具《建筑工程综合竣工验收合格通知书》。

9.png

2020年12月31日核发不动产权证书: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于2020年12月31日核发该项目不动产权证书。

项目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办理累计共耗时4天!顺利办结!4天顺利办结的背后源于静安“店小二”们的不懈努力!

审批改革流程再造

10.png

在静安区规划资源局牵头、区审改办推动下,区建管、绿化、环卫、交通、交警、卫生、民防、房管、税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参与讨论研究,区规划资源局于去年4月出台《静安区社会投资低风险产业类项目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办理实施细则(试行)》,将竣工验收及不动产登记全流程审批时间从1个月压缩至5个工作日(3.5+1.5),受理材料精简幅度达70%。

该细则理顺了办理流程,并要求各部门需跨前一步、主动服务。该细则规定:专业部门不再单独进行现场检查,相关意见通过行政协助平台汇集至牵头部门。即把原先串联式审批转变为一站式并联审批,过程中采取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把原来需要企业在多部门往返申报转化为政府部门内部之间的流转,大大提高了验收效率。

实现“零跑动”+不见面审批

4天完成试点项目“验登合一”的背后,也离不开静安“数字化政务平台”的建设。

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共享,让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路”。目前,静安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均已实现 “零跑动”和不见面审批,申请人无需前往窗口报送纸质材料,可全程网办。电子证照由建设单位自行在“一网通办”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下载;不动产权证则由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负责送达建设单位。

11.png

转变政府职能,多部门连续接力

区审批审查中心在联审平台接到该项目“验登合一”申请后,拥有多部门群成员的“验登合一”工作微信群开启“实战模式”。

微信群里记录了4天中每个电子证照诞生和部门之间的连续接力。过程中遇到不少突发状况,都在部门间高效协同配合下得到解决,最终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完成了静安区首个“验登合一”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