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面深化便民服务,积极推动“一件事”高效办成

  2024-02-08  i自然全媒体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把市场化作为鲜明主线,把法治化作为基础保障,把国际化作为重要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重要抓手,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上海市深入开展“交地即交证”常态化服务,积极推动“交地、交证、抵押联办”便民服务提质增效。目前,普陀区等10余个区已开展“全程网办、交地即交证”便民服务,金山区实现上海市首例“交地、交证、抵押联办”,做到“全程网办”,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抵押)、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交地确认书等多证齐发。

  “交地即交证”模式

  上海市规划资源局积极破难题、促发展,多次与市税务局、市大数据中心研究“交地即交证”工作模式和服务举措,创新性地提出全程网办、不动产权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同时颁发的工作模式。2023年6月26日,普陀区实现“交地即交证”首个项目落地,签订交地确认书并同时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具体做法是:用地单位在取得土地后,在“一网通办”平台选择“交地即交证”业务,预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不动产登记等业务。随后,规划、利用、调查、登记等多部门主动介入,协同联动,全程帮办,靠前服务,利用企业缴清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等的时间间隙,同步做好登记材料收集、地籍调查、交地确认等工作。所有登记、用地许可所需的材料全部由内部流转或者系统推送,申请人无需提交,也不需要奔走多个部门,实现了在全程网办的情况下,同时核发不动产权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电子证书,做到了申请“零跑动”、材料“零提交”,颁发“双证书”。

 “交地、交证、抵押联办”模式

  在全市层面推广出让土地和划拨土地“交地即交证”模式的基础上,上海市规划资源局积极探索“交地、发证、抵押联办”新模式,即在土地供应、地籍调查、贷款审批、不动产登记等方面开展流程再造,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交地、交证、抵押各环节无缝衔接,有效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困难,既减轻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又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为企业发展降本增效提供便利。

  具体做法是:依托“一网通办”平台,进一步拓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场景。企业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登录平台选择“交地即交证”服务,即可自动获取土地出让合同、土地出让金付讫、契税完税、地籍调查等信息,申请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电子证照。同时,银行通过在线申请办理“不见面抵押”业务,登记机构同步审核,发放不动产登记证明(抵押)电子证照,银行在取得不动产登记证明(抵押)电子证照后,即可第一时间将抵押资金放款到位,做到了申请材料“内部传”、全程网办“零跑动”。

  2023年11月,上海市规划资源部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某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较为迫切,虽然在“交地即交证”服务模式下,企业能够第一时间获得不动产权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但在办理贷款审批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企业在拿地后难以立即获得资金保障,给项目开发建设资金运转带来不便。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在了解到该公司的相关诉求后,主动宣传和对接“交地、交证、抵押联办”服务。该公司通过全程网办的方式,在签订交地确认书的同时,顺利取得了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抵押)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事后,该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说:“从土地交付到‘多证齐发’仅用了1天时间,相比原先近3个月的工作流程,大大压缩了我们企业的办证时间和融资成本,实在太好了。”

  下一步,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广“交地、交证、抵押联办”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全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有态度、有速度和有温度的不动产登记服务,为上海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规划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