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的思考——以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为例 发布日期:2022-11-10
新时期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的思考——以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为例
2022-11-10 市规划资源局
◎工程概况
油墩港是“一环十射” 高等级航道网中“一环”的重要航段,连接苏申内港线(吴淞江)和黄浦江(横潦泾),全长36.47公里,现状为Ⅴ级和Ⅵ级航道,拟按IV级内河航道标准进行整治,远期兼90TEU内河集装箱船的通航。
工程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拓宽浚深航道36.2千米,新建护岸工程54.6千米,新建2处港航管理站点等配套设施,新建及改建跨河桥梁18座,新建油墩港航运枢纽和东大盈航运枢纽等。
◎主要工作内容
主要工作内容为航道工程、航运枢纽工程以及桥梁工程的设计工作,其中航道工程主要设计内容为油墩港全线航道的驳岸设计、陆域空间设计,航运枢纽工程的主要设计内容为两只航运枢纽区域船闸、泵站、水闸以及相关的建筑景观工程设计,桥梁工程主要设计内容为油墩港全线18座改建桥梁的设计工作。
在建筑景观设计团队总体设计方案、概念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工程方案进行深化设计,对边界条件及设计控制条件进行梳理整合,为建筑景观设计团队总体方案设计、概念方案设计提供了详细的设计基础资料,并对其建筑景观方案提供技术支持,方案的可实施性不断增强。
对新时期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的思考
内河航道具有运能大、成本低、污染轻等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河航道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航道的通过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航道建设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希望其建设成为“岸绿、水清、流畅、人水和谐”的生态廊道、遗产廊道、绿色休闲廊道。传统的航道整治以满足航运、灌溉、防洪排涝为主,强调建设整齐划一的硬质护岸等,难以适应新时期航道建设的需要。
新时期,如何在航道整治工程中贯彻生态绿色设计理念,将航道带状绿化融入城市绿色生态体系中,打造一条水陆结合的绿色通道,进而改善沿线生态环境质量;如何在航道整治工程中创造融自然、人文于一体的滨水景观,构筑航道两岸城市风光带,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进而为城市今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创造良好条件等,将是设计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油墩港航道南北横跨松江区、青浦区(北端局部位于嘉定区),所涉及上海市五大新城中的三个新城均为上海市今后重点发展区域,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已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航运工程的相关要求,设计者应该更多地考虑通过航道工程的建设,改善沿线生态环境质量,为城市今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创造良好条件。
油墩港周边九峰连绵、水网交织,更是有多处古文化遗址穿越其中,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在油墩港航道整治过程中,如何利用好这些景观资源,打造一副“集自然、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油墩画卷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
推进策略及工程创新思路
◎众创理念下的多专业集成联创模式
本次油墩港航道工程设计过程中采用多专业集成联创模式,由规划、景观、建筑、工程等各个设计团队参与,各团队密切配合,形成了良好的众创协作模式,为形成高品质的航道整治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推进过程中首先由规划团队对油墩港航道周边城镇资源、生态格局等进行梳理分析,提出油墩港画卷的定位思考;景观团队在画卷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分析全线景观资源,明确工程主题分段,并形成景观总平面布置图;建筑在景观总平面布置图基础上对全线桥梁造型、建筑造型进行方案策划;工程团队全程参与规划、景观、建筑方案等各个阶段,提出明确的航道工程边界设计控制条件,确保各个团队方案能够最终落地。
通过这种多专业集成联创模式,充分发挥各个团队优势,为油墩画卷的最终实施保驾护航。
◎工程创新思路
在多专业集成联创模式下,经过4个月的努力,目前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关于航道整治工程,联创团队也初步形成了如下几点工程创新思路:
(1)通过驳岸线型优化,打造自然而又富有变化的驳岸形态。
油墩港航道为人工开挖航道,现状除局部区段折弯外,大部分区段较为顺直,为打造自然而又富有变化的驳岸形态,联创团队提出了通过驳岸线型优化、驳岸生态化处理、一二级挡墙建设等措施,塑造一个曲折变化的生态多样型绿色驳岸。
(2)通过陆上地形塑造,减少土方外运带来的环境压力。
本工程要新建 54.6 km 长护岸和2座航运枢纽等,建设规模大,涉及多达 580万m3土方,大量的土方疏浚、开挖与倒运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减少土方外运带来的环境压力,联创团队提出了对防汛道路所在陆域及周边进行地形塑造,做到工程陆上土方零外弃的同时形成一个起伏变化的多层次立体空间。
(3)通过航道两岸景观设施的布置,满足居民亲水乐水的需求。
在航道两岸布置广场、平台、驿站以及慢行道、慢性桥等设施,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充分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设计理念。
(4)通过一桥一景的打造,形成油墩港上靓丽风景。
油墩港上方共计18座跨航道桥梁需要改建,联创团队提出了一桥一景的设计方案,因地制宜设计出了不同造型,形成桥、岸、水的互动,为油墩港美丽画卷添砖加彩。
(5)在景观总体布局过程中对重要要素进行了有效避让与保护,为工程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高压铁塔、永农、文物以及林地等重要要素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景观总体布局过程中对不宜占用的要素通过驳岸线型弯曲(高压铁塔处驳岸)、工程实施范围局部收缩(150永农区域)、计划农田造景(49永农区域)等方式进行了有效避让与保护,在文物保护区景观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与遗址区风貌结合,逐步解决了高压铁塔、永农、文物等要素,为为工程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结
此次众创的成果,是规划、景观、建筑、工程等各个设计团队思想的一次激烈碰撞,各团队针对航道的功能、景观、建筑的对立统一以及相互影响展开充分的讨论,并最终达成一致,各自有了感悟与收获。
对工程设计团队而言,通过本次的思想碰撞,充分认识到航道建设已不单是一条水运通道,而是是串起三个新城,横贯上海西部的巨幅画卷,它展现给人们的是生产和生活的完美结合、生态与景观的完美呈现、规划与自然的完美统一。因此,设计已不能用传统的思路去对待设计工作,而应充分考虑驳岸线型优化、陆上地形塑造、两岸景观设施布置以及一桥一景打造等全新的设计思路,将航道工程中原本笔直生硬的岸线赋予了曲线美,将笨重木讷的水工建筑变成生态多样型绿色驳岸,将整齐划一的两岸陆域变成起伏变化的多层次立体空间,将平淡无奇跨航道桥梁、建筑变成极具艺术气息的景观亮点。
项目建成后,新的景观、新的打卡点与繁忙的水运将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地区的风貌也会带来极大的改观。
(作者:顾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