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大变样,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发布日期:2023-12-01
四年大变样,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3-12-01 绿色青浦
大战略必将迎来大机遇,好风景吸引新经济,在多重国家战略的加持下,青浦区作为示范区的一部分,在一体化新背景、新要求下,紧扣数字干线品牌,持续发力新基建、拓展新赛道、培育新场景,为中国式现代化打造长三角范本作出青浦贡献。
赋能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集聚度蒸蒸日上
创新是第一动力,从探索到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流量经济”正逐渐转换成“创新经济”,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带来了浓郁的科创气息,北斗西虹桥基地、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等一批创新企业纷纷入驻,青浦科创力量蓬勃发展。北斗西虹桥基地正在迈向未来空间产业新蓝海,作为空间信息产业的桥头堡,以策源、赋能、创新、链通、融合为抓手打造的“北斗西虹桥模式”,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先导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结合长三角区域定位,借助高地优势全面布局,以在青浦建设的科创中心为根基,通过创新中心模式持续赋能长三角数智产业,以开放、合作、共赢理念,加速生态发展,推动产业繁荣。
依托数字干线,示范区数字经济玩出新花样
依托数字经济平台要素加快集聚,青浦区率先提出并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这是一条以数字经济本源,通过各类园区节点和产业链贯通,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数字创新发展带。沿着G50沪渝高速主干廊道,从东到西布局了北斗创新基地、市西软件园、新城数字智造产业社区、西岑科创中心等空间载体,构建从研发、生产、贸易、服务、应用场景全链条的数字经济主阵地。长三角数字干线承担起串联上海东西两翼、服务示范区三地、辐射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功能使命。青浦将以数字干线为牵引,打破时空限制,更好地推动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通过率先引领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预计到2027年,青浦区数字技术应用业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智能工厂将达到100个,公共数据开放规模将达到50万条。
园区经济发展提速,示范区正在崛起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高地
前不久,全国首个跨省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青浦揭牌成立,是示范区在科技产业“主赛道”“主引擎”有更大作为的自觉探索,将有力推动示范区崛起为国家级科技创新高地。近年来,示范区自主创新成果涌现,跨省域高新区将成为落地推广的载体,让自主创新成果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得到复制推广。高新区将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两大特色产业,形成“3+2”的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高新区将基本建成长三角创新链产业链跨区域一体化的“新园区”和示范区绿色科技创新高地、生态经济发展高地、宜创宜业宜居高地。
高新区的宏图正在绘就,而示范区内的一些新园区已经初见规模。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是示范区内首个特色标杆园区,充分发挥市西软件信息园核心区承载功能,致力于发展信息技术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及绿色产业,并积极承接虹桥商务区、西岑科创中心的创新辐射,努力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上充满活力的创新枢纽节点。今年5月,西岑科创中心开发建设指挥部正式揭牌,标志着西岑科创中心项目进入到实质性开发阶段。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一厅三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构建长三角最具活力的创新极核,打造世界级的科创小镇。
西岑科创中心东片区——华为青浦研发中心效果图
当前,全区上下正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加快建设战略赋能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推进青浦全面现代化建设。下阶段,青浦将紧盯重点区域、重要项目、重大平台发力,坚持在稳增长、促发展、强动能上下更大功夫,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青浦,蓄势待发,令人期待!
(来源:绿色青浦、记者:沈千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