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发力更需“年轻力” 发布日期:2023-12-11
新城发力更需“年轻力”
2023-12-11 上观新闻
在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南汇新城重点样本展区以“美丽新城·绿意生活”为主题,展现了南汇新城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图为该活动开幕式在临港春花秋色公园一号营地举行。
2023环意RIDE LIKE A PRO长三角公开赛不仅助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更依托青浦新城建设目标,通过打造“高颜值、最江南”的骑行盛典,联动青浦、吴江、嘉善三地。
位于松江区西部科技园区的上海中电信息港闲猫国际青年社区上线732套房源,有配套餐饮、24小时便利店、休闲咖啡等生活配套服务和青年人喜欢的活动空间。均资料图片
今年,上海“新城发力”从规划政策设计阶段转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实施阶段,“五城十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也逐渐显现。
上述进程如何更好地吸引年轻人,为他们搭建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济大学一群青年学者在该校“上海新城建设研究中心”的平台上,展开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
日前,他们齐聚于第五届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围绕“新城空间与社会发展”展开讨论。
迈向更富活力的公共生活
从以人为本的产城融合开始
上海五个新城建设已进入全面发力、功能提升的关键阶段。不仅今年向新城导入的第二批30项重大功能性事项,在数量、类型、能级上都进一步提升,推动五个新城功能更快地集聚,而且,新导入事项在导入众多产业项目的基础上,类型更加丰富,涵盖总部机构、学校医院、文体旅活动等多项功能。
其中,公共服务功能类有14项,较去年增加了10项。如松江新城通过与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策划举办科幻电影周,将国内唯一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部分单元引入新城;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计划于今年内正式开工,建成后将成为青浦地区首家三级甲等医院,并有效提升区域医疗水平。
论及上述进程,与会学者纷纷认为,随着五个新城充分利用各自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吸引特色功能集聚,增强产业发展深度,如嘉定新城在“车”字上做文章,青浦新城在“水”字上做文章,松江新城在“创”字上做文章,奉贤新城在“美”字上做文章,南汇新城在“融”字上做文章,产、城、人融合发展这一核心要义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孙明十分关注新城发展中人口增长、产业升级和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本着科学研判产、城、人融合发展进程及其进一步深化的可能,孙明构建了一个“耦合协调度指数”,来衡量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程度。该指数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进行计算。
孙明以上海五个新城为样本,通过计算得出各新城的耦合协调度,他发现,南汇的耦合协调度最高,嘉定和松江居中,青浦和奉贤存在轻度不协调。
他在研究中还对嘉定区进行了深度解读,发现其人口状况优于青浦和奉贤、略逊于松江和浦东;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在内的宜居环境略优于松江,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等稍有不足;经济增速略低于松江,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该研究以指数化的方式,为新城发展提供了可以参考的坐标系。
同样是对新城的“协作治理”水平存有期待,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魏程琳将视线投向了上海新城在产城融合过程中的公共服务补位机制。
为了探讨产城深度融合问题,魏程琳从“有机空间”理念入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在他看来,新城的产业园区作为城乡结合区域的经济中心,与周边乡村空间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功能分离、景观断裂,如不加以缝合,易导致产城不匹配、治理失灵等问题。
魏程琳指出,“‘机械空间’意义上的产业园区只是在物理层面实现某种集聚,却不足以使社会交往、集体生活顺畅地展开,生活品质难以提升。通过政企协同、企业间互补和村企协同,空间利用有序化、功能空间共享和社会协同治理是可以实现的。迈向更富活力的公共生活,从以人为本的产城融合开始”。
社区生活圈建设
是青年安家与发展的刚需
上海正在大力实施新城发展战略,希望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按照相关规划,至2035年,各个新城的人口将分别达到100万,各个新城的常住人口基本上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倍甚至更多。其中,奉贤和南汇新城的人口将达到现有人口的4—5倍。
基于上述规划,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张俊专题研究了上海五个新城的人口增长趋势和人口流动结构、家庭观念对青年定居选择的影响,以及新城社区生活圈的建设。
前些年,来自海外的“创意阶层”理论颇受国内学者关注。它从个人发展的层面分析青年人才流动,强调流动是为了个人创新潜力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彼时,国内的城市人才流动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人才对城市工资水平、就业前景和公共服务的期望和选择。而张俊在上海几个新城展开的实地调研和访谈中发现,如今的青年在选择到新城定居时,家庭观念的影响举足轻重。
他们在谋划个人前程、做出生活安排时,常常会结合自身所处的人生阶段、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判断目标社区生活圈与个人需求、家庭发展(包括子女的养育和教育、父母的照顾和养老、夫妻的家庭分工等)之间的匹配度。社区生活圈能否提供足够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是青年安家与否的重要决策依据。
也就是说,影响青年流动和定居的关键要素,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成长和发展,而是综合考虑了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的决策。
从理解青年的家庭观念、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需求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展望新城的社区生活圈建设值得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上海几个新城的人口主要来自中心城区的人口外迁和外来人口的集聚。如果新城的发展既要保持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又要持续优化人口结构、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新城的社区生活圈建设能否充分考虑公共服务的供给,就十分重要。”
因此,张俊建议,在有限的资源下,优先集中建设5—10分钟生活圈,可能是一个比较容易为新城长远发展目标打下扎实基础的策略。
为何强调优先集中建设5—10分钟生活圈,而不是15分钟生活圈?张俊的考虑是,“在新城的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和公共设施密度都低于中心城区的现状下,优先集中建设5—10分钟生活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和较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密度、高品质的生活。等这一步走稳、走扎实了,再逐步完善15分钟生活圈”。
张俊在调研和访谈中还发现,如今年轻一代的家庭生活愿景,包含却不限于对子女教育的高期望、对父母的反哺和支持、夫妻间的平等和互助。“要想达成青年的现实生活需求与未来的美好前景之间的平衡,具体的工作可以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支点展开,通过党建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公共服务的层次和品质。”
需求导向的人才吸引力
就是向心力
如今,在创新驱动和新城发力双重战略驱动下,以科创赋能产业发展、助推地区升级、实现产城融合的科创新城模式,逐渐成为新城建设主导模式。其中,人才是科创的主体,其生产、生活活动的聚集是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区域能级的核心要素。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钟晓华在研究中发现,不同于逐步老龄化的中心城区,基于创新产业发展的新城人口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尤其以19—40岁的高校学生、中青年行业人才和产业工人居多。这种社会结构的转变,对新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功能复合、设施完善、需求配套的生活服务要求。
钟晓华所在的课题组以松江新城的人才吸引力现状为研究对象,陆续走访了相关职能部门、街镇社区和产业园区,并针对新城在职员工和上海市在校大学生展开了非概率抽样的问卷调查。
研究结果显示,松江新城不仅处于产业转型和区域升级的关键时刻,也处在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的阶段。这不仅意味着对高端研究型人才、高技能产业工人的需求显著增加,也使得公共事业领域人才配置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口。随着人才结构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完善,但这也带来了相关政策精准度、连贯性和知晓度皆有待提升的问题。
课题组还关注到,相较于国内外成熟的科创新城和创新街区,新城的城市生活舒适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创新人才的需求。
比如,松江新城虽然布局有松江经济开发区、临港松江科技城、G60科创云廊等多个园区,但仍属于传统产业园区式的空间结构,园区周边缺少创新人才需要的空间要件,如便捷连接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含居住、办公及零售空间等),在连接空间方面(如公共交通、步道、自行车道、非正式交往空间等)有待改进和完善。
又如,以子女教育为例,中高端人才极其重视子女教育,不仅仅满足于让孩子“有学上”,而是追求更高品质的公立教育资源。除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文化氛围”在访谈中被中高端人才反复提及。对于青年人才而言,这是职业发展之外影响流动预期最主要的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人才吸引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人才的流动呈现“外省市—上海新城—上海中心城区”的三级梯度。新城在人才流动的轨迹上具有“过渡区域”或“跳板区域”的特征。如何提升区域的人才黏性,使人才由“工作—摆渡型”变为“生活—定居型”,是摆在新城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需求导向的人才吸引力就是向心力。为此,钟晓华建议,松江新城可以围绕人才的生活与服务需求,在不同的人才招引周期(引进、留用、发展等),为不同类型的人才(基础保障型、就业型、创业型、专家型),提供设施完备、文化多元、富有活力的多层次空间支持体系。通过混合型创新街区的打造,增强职住平衡、激发创新、满足提升型生活生产需求。倡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通过实施“科技镇长团”“科技副总”“产业教授”等计划,引进和培养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生产组织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人才。随后,通过汇聚社交活动、社会组织等,鼓励人才在互动中分享信息、寻求合作、建立联系并生成社会网络,进一步激发区域活力。
安居才能乐业。议及近来备受关注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问题,钟晓华分享了几个关于五个新城的调研案例。
她在研究中发现,保障性租赁住房在吸引中青年群体及其家庭到新城区、促进人口增长和产城融合方面,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当下,不同主体(如国企、镇属企业、民企等)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但面临资金、进入退出机制、成本收益平衡等现实问题。不同模式之间各有优势和劣势,也面临着可推广性和持续性问题,亟待在探索中不断优化。”钟晓华说。
作者:解放日报柳森
(本文刊于2023年12月11日解放日报11版城市周刊/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