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日 | 嘉定区规划资源局举办“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活动 发布日期:2025-06-25
全国土地日 | 嘉定区规划资源局举办“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活动
2025年06月25日 嘉定规划资源
今天,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主题活动
为深入普及节约集约用地科学理念,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6月25日,嘉定区规划资源局联合外冈镇,依托嘉定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及“沪派江南”营造代表性村落——马门村,组织开展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活动,切实推动树立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意识。区规划资源局“嘉小规”宣讲团成员及局相关科室单位青年代表、外冈镇及村居工作人员、嘉定区规划展示馆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① 乡村漫步
马门村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作为嘉定区第七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是我区沪派江南营造葛隆单元重要组成村落,是一个以陶艺为特色的艺术村落。村落与前庭后院的江南水乡村落相伴随,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
马门村负责人带领参观小微网格党建服务点、艺人工作室、陶艺共享艺术中心等特色点位,了解马门村从一个普通乡村到具有独特发展潜力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奋进历史。
漫步于阡陌交错的乡村小径,穿梭于枕水而居的水乡村落,各类艺术工作室与乡间景象相映成趣,仿佛进行了一场与“沪派江南” 风貌文化的别样对话。
② 捏土为信,护土如金
陶泥自大地深处而来,承载着亿万年的时光沉淀,在马门村陶艺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大家一同体验特色陶艺制作。陶泥在大家手中化泥为器,感受土地对人类文明的无私馈赠。
每一寸耕地都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当我们俯身揉捏陶土,指尖感受的不仅是泥土的温润质地,更是土地的珍贵与脆弱。保护耕地,就如同精心雕琢陶艺作品,需要我们以敬畏之心珍惜每一寸土地资源,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无限的价值,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土地的馈赠永续传承。
③ 【青耕智护】“耕地保护进万村”政策宣讲
嘉定区规划资源局“嘉小规”宣讲团成员开展【青耕智护】节约利用土地“耕地保护进万村”规划资源政策解读宣讲交流活动。
规土事务中心围绕征地补偿标准及征收流程进行了解读和宣讲。通过新老政策的对比,对地上附着物的种类和补偿标准进行逐一介绍,加深了镇、村两级工作人员对征地补偿工作的了解。
乡村科介绍了科室所负责的工作,回答了项目全流程办理的步骤,并展开分享了与外冈镇目前紧密相关的“沪派江南”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工作。通过视频,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外冈镇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乡村特色,增强对工作所在土地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土地整理中心聚焦乡村发展密切相关的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围绕土地整理复垦的标准规范、实施过程、竣工验收要求以及后期管护措施等关键内容进行了讲解,有效普及了土地整理复垦相关政策法规知识,加深了村民对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资源重要性的理解。
通过面对面的政策宣讲与耐心细致的解读,政策与村民的距离得以切实拉近,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凝聚了基层共识,也为马门村及全区的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寸土寸金,守土有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耕地保护放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来考量”。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国饭碗”最坚实的底座;节约集约,是破解“人多地少”约束的钥匙;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与阡陌纵横的田野间实现人地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诗意表达。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通过本次6·25全国土地日主题活动的举办,推动规划资源工作者持续守牢耕地保护意识,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同时,不断优化耕地布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以系统思维守护好良田沃土,真正端稳中国饭碗,构建田美、粮安、村兴的和美景象。也希望引导市民关注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增强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意识,积极参与到建设美丽家园的行动中来,一起“珍惜土地资源,守护美丽‘嘉’园”。
全国土地日的来源
全国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6.25全国土地日”是宣传我国土地资源国情国策,引导社会关注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牢固树立耕地保护意识的重要宣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