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区,从平行世界到必由之路 发布日期:2023-01-05
艺术区,从平行世界到必由之路
2023-01-05 SEA-Hi!论坛
艺术如何推动城市更新?作为艺术从业者,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集团副总裁卞卡认为,艺术机构应该融入到城市空间里面,与周边业态产生有机的互动,将城市变得更美好。
798艺术区
在艺术区发展的早期阶段,你可能会感受到艺术区与城市是割裂的,缺乏联系的。但经过了城市发展和艺术行业自身的发展,艺术区会慢慢地和这个城市建立很多很紧密的联系,这也是我分享的主题。
22年前的M50室内艺术展
我们现在看到的艺术区可以分两种类型:第一,园区式,围合式的艺术园区,如北京的798艺术区,还有上海的M50莫干山艺术区、红坊艺术区;第二,街区式、开放式的艺术区,如上海的西岸滨江美术馆群,外滩街区美术馆群,外滩有很多诸如洛克外滩源的美术馆、东艺美术馆以及全球顶级的画廊。
798园区内的悦·美术馆
美术馆经历了第一阶段封闭的建筑室内空间,到第二阶段形成园区式的艺术区,再到第三阶段的街区式艺术区,美术馆、艺术空间可以更好地融入城市,与观众更为亲密地接触。
西岸美术馆
美术馆需要面对城市。现在在美术馆里找100个人问,99个人会说城市太商业了,商业在挤压艺术等等,抱怨居多。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能提供给美术馆的场景越来越多,比如城市综合体,里面有酒店、写字楼、商圈、餐饮、电影院等,美术馆现在也可以进入到这些业态里。美术馆自身要有开放性,美术馆的运营模式可以和整个城市综合体的业态发生有机的联动、有效的互动,这可以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也为美术馆的生存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西岸梦中心
再比如,在城市的文旅小镇,或者近郊游景点也可以出现美术馆。一提到这个话题很多人会想到日本的濑户内海中的美术馆,现在在中国也已经开始有了基于文旅项目特定的目的地式的美术馆。
美术馆、艺术区进入3.0阶段,要把艺术区里面的艺术机构融入到城市空间里面,不只是各种艺术行业之间的互动,而是让这些行业和周边业态产生有机的互动,一起将城市变得更美好。
观众与艺术互动
200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任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集团副总裁,并且是多家艺术媒体的撰稿人。2012年入选德国歌德学院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青年策展人访问计划,2017年日本基金会青年策展人访问计划。2014年加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也曾在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K11北区美术馆部、金鹰美术馆担任重要职务。卞卡主要着眼于艺术生态及社会实践的研究工作,主要工作围绕策展、展览空间研究、写作和美术馆运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