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区规划师专业力量,匠心推动杨浦社区更新

2023-04-24 杨浦区规划资源局

2018年,杨浦区在全市首创社区规划师制度,依托杨浦百年高校资源,引入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景观等方面的专家教授作为社区规划师。几年来,社区规划师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全面参与全区12个街道的社区更新工作,更新了一批社区公共空间,推动了一批居民参与社区共治自治,提升了一批社区工作者的社区更新专业素养,谋划了各街道社区行动蓝图,得到了各街道和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营造细节

以匠心精神提升社区更新品质

为高水平打造城市公共空间,杨浦区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社区规划师工作,以“绣花针”的功夫,挖掘社区存量资源潜力,对一批老旧小区的中心花园、街头使用效率低的口袋花园进行改造。各街道社区规划师对这些更新项目悉心指导或亲自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质量的改造方案,对每一个细节反复斟酌和修改,并通过工作例会、居民座谈、现场踏勘、方案讨论等方式,为结对街道提供真知灼见,为街道管理者和社区居民打开了思路。在社区规划师、相关委办局和各街道的协同努力下,全区已形成了以四平路1028弄、定海之窗、安康和美图党建微花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广受居民好评的社区更新项目。

1.jpg

长白新村街道:安康和美图党建微花园

2.jpg

四平路街道:1028弄夜晚的诗歌单行道

打通渠道

以全程参与体现共治共享

杨浦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思想,以社区规划师工作和社区更新项目为平台,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突出人民建议征集,积极带动社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园,努力把社区更新的过程转变为居民自治、社区共治的过程。比如,在五角场街道国定支路党建微花园的改造过程中,五角场街道刘悦来社区规划师团队创新探索了“党建+少先队”共建模式,通过邀请二师附小北校同学们的全程参与,叠加社区规划师团队的专业能力,使得国定支路党建微花园由改造前空间利用率低、绿化品质较差的街头绿地,变为了二师附小北校同学们上下学路上可停留、可休憩的公共空间,激发了社区活力,赢得周边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同和欢迎。

3.jpg

五角场街道:国定支路党建微花园

4.jpg

“少先队”共同参与国定支路党建微花园设计

拓宽视野

以培训赋能提升规划素养

杨浦区积极拓宽视野、创新思路,努力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社区工作方法,持续开展杨浦区社区规划师培训,不断提升社区规划工作者和社区居民的规划素养。根据学员的反馈,对社区规划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不断进行创新,既有区委组织部参与组织的针对各街道主要负责人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专项培训,也有与“城市空间艺术季”紧密合作的大师讲座,还有培育社区规划有生力量的在地工作坊活动。自2018年至今,共进行了54场讲座和7场工作坊活动,参与者超过6000人次,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社区更新、社区治理业界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社区规划经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5.png

2018年以来,杨浦区规划资源局举行了系列社区规划师培训

系统谋划

以专业力量描绘社区蓝图

作为贯彻落实人民城市理念、提升城市软实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杨浦区各街道正在精心编制“15分钟社区生活圈”社区行动蓝图。为系统、全面统筹落实基础保障类服务,按需补充品质提升类服务,各街道充分运用社区规划师团队专业力量推进蓝图绘制。其中,在社区规划师团队的精心谋划下,试点街道江浦路街道已率先完成以“1个综合服务中心、4个服务综合体、X个功能叠加的社区一体化治理模式”为核心的成果内容;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示范项目在社区规划师团队的指导下为“五一”试营业作全面冲刺;其它街道也因地制宜地推进蓝图编制工作,依托社区规划师团队,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社区广泛征求意见,解决居民群众最为关心的“老小旧远”“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切实回应广大群众对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热切期盼。

6.png

江浦路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