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共享的岸线” 苏州河畔会更美

  2024-04-24 解放日报

  日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朱怡晨带着同济大学40余个本科生,以“上海城市空间认识”为题,对苏州河滨水空间展开了一番寻访。

  他们的走访从地处黄浦区和静安区交界处、黄浦区西北角的九子公园始,一路向东拜访沿途各类滨水空间、历史建筑、创意园区、公共设施、街道风貌等,抵达外滩源,全程步行约3.5公里。

  一行人一边用脚步应和着城市发展的脉搏,一边围绕苏州河畔如何成为“更好的岸线”展开了深入的观察与讨论。

1.jpg

  上海赛艇公开赛创办三年多来,让苏州河这条养育了申城百姓的母亲河,化身为最具魅力和底蕴的赛艇赛道,化作申城最亮丽、最具动感的风景线之一。

  认识苏州河 理解苏州河

  也从上海出发看城市未来

  城市周刊:此番,你设计了一条专门的路线,带着学生走访苏州河畔。这条路线的设计有何讲究?

  朱怡晨:我们的这门课叫作“上海城市空间认知”,是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游学课程。学生不局限于某个专业方向,来自不同的院系、不同的年级,更是来自天南海北。大家带着各自的成长背景和故事来,结交新知和新朋友。

  秉承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设立,发挥同济大学在建筑规划学科的优势,为大家认识上海、理解上海打开一扇窗,却又不拘泥于对上海的认知与理解。

  考虑到学生们未来的发展空间辽阔、上海可能只是他们青春岁月的始发地,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带着他们的视角从上海的个性特征出发,了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共性挑战。以此为起点,思考、探索城市变得更好的新的可能性。

  在课程的设计上,我们有一半的课时用于实地探访。本学期等着学生们去解锁的目的地一共有4处,除了此番走访的苏州河,还有杨浦滨江、北外滩和位于普陀区的百禧公园。这4个目的地代表着滨水空间、历史街区、城市基础设施和工人新村等不同的空间类型。它们一方面历史底蕴深厚、富有区域特色,另一方面都位于近年来有新变化的区域,能够反映出上海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探索。课程的时间特意选在下午的七八节课,这个时间段外出探访比较舒适。路线的设计和选择也考虑到了交通便利和较高的可达性。

 城市周刊:此番走访苏州河畔,你希望学生可以感受到什么、看到什么,又输出什么?

  朱怡晨: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沿岸空间见证了也亲历了上海自近代以来的整个城市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起的十余年,苏州河畔传统工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产业大调整和企业人员大转移。1997年,上海市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为苏州河两岸工厂关停搬迁、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生态绿地建设拉开了序幕。2019年1月,为体现“上海2035”总体规划“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黄浦江、苏州河(以下简称“一江一河”)沿岸按照建设世界级滨水区的总目标,将黄浦江沿岸定位为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苏州河沿岸定位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至此,苏州河的发展进入全新的时代。这一路走来,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苏州河巨变”。

  具体到这一次的走访,我希望学生能从三个层面出发认识苏州河、理解苏州河。第一个层面聚焦城市元素。通过肉眼就能观察的、具体的景观设计、城市家具等细节,认识苏州河。第二个层面聚焦建筑。苏州河沿岸有很多优秀的历史建筑值得细细观赏、品读,它们的保护与利用方式也值得分析与借鉴。第三个层面希望大家能站在街区尺度,看待苏州河的滨水岸线与城市街区之间更为整体的关系。

  我们同时希望同学们自主组队设计一条城市行走的特色线路,能够寻找有趣的选题,能反映行走中对城市的观察和感悟,也能体现对上海城市空间的认知与思考,并通过带有一定设计感的、图文音视频结合的方式,把自己的创意呈现出来。

2.jpg

  第八届社区游戏节在苏州河畔的九子公园举办。该游戏节将海派民俗和比赛竞技相结合,让不同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市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

  “共享”正在改变

  城市空间的组织和体验

  城市周刊:为了启发学生们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意,你还将共享的理念引入了课堂。

  朱怡晨:是的。我们认为,一条好的行走路线,一定是可以共享、值得共享也提倡共享的。“共享意识”值得作为路线设计的底层逻辑加以强调。

  我们在建筑和城市研究中关注到,人类城市已经势不可当地进入“共享时代”,“共享”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城市空间的组织方式和体验方式。“上海2035”总体规划也将“共享”作为核心理念之一予以倡导。

  2016年,共享单车的兴起,将共享经济的概念带入人们的视野。共享经济的兴起不仅意味着从拥有权到使用权的转移,更意味着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并以提升生活的效用与福祉为最终目的。共享城市是共享经济概念的扩展,是在城市资源承载力有限的背景下,提升空间使用效率和品质的有效办法,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具体到苏州河沿岸,“共享”也是值得追求的状态和目标。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颠覆性发展,使得对城市和建筑的认知方式开始发生迅速改变。从体验者的角度,城市景观的体验不仅仅是实体空间的“在场”,虚拟空间中的分享和互动也十分重要,几乎是人们日常社交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巨大的变化终将影响城市空间形式、城市日常生活的组织和塑造。

  另一方面,进入后工业时代,滨水及河岸成为城市展示自我的最佳舞台,几乎所有的全球性城市(包括伦敦、纽约、悉尼、新加坡等),都无一例外地致力于将滨水区从生产空间变为景观空间,让河流回归人们身边。

  以黄浦江、苏州河为代表的上海岸线,虽然已被视为城市最具代表性的、被设计为有公共功能且为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但其在公共性方面的表现(即被公众所使用的效率),仍有待进一步分析和探索。

  “共享”强调公共资源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利用,其实质不在于所有者的权益,而在于空间是否最利于“公共使用”。从这个角度而言,上述时代背景、全球城市发展动向,都不失为苏州河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3.jpg

  2023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赛道途经天安千树、上海造币博物馆、半马苏河公园等,串联起跨越百年的工业文明和现代化的创意建筑群。图为参赛跑者经过江宁路桥。

  苏州河如何成为

  “共享的岸线”

  城市周刊:如何在苏州河畔实现更好的“共享”,你有怎样的研究与建议?

  朱怡晨:苏州河的发展变迁与工业文明紧密相关。它的复兴自然也离不开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的更新再生。针对苏州河畔的工业遗产和滨水景观,我们提出了共享的5个要素。它们分别是历时性、渗透性、分时性、多元性和日常性。

  先说历时性。过去,我们在说遗产保护的时候,总是强调保护它们在历史最高点时的表现,但历时性更看重历史的形成过程。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苏州河沿岸不少工业遗存的价值不一定很高,有些至今算不上优秀历史建筑。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就好像化石一般一层一层地累积了起来,呈现出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变化,也具有值得珍视的历史价值。

  渗透性强调的是在城市街道尺度上,垂直水岸对社区的渗透。苏州河宽度为40—60米,本是中心城区适宜的尺度,却由于两岸开发强度过高,形成城市峡谷。一度,苏州河临河不见河,防汛墙偏高、滨河建筑紧邻河岸、垂直通往腹地的通道偏少……苏州河滨河岸线贯通后,沿岸仍有多处存在无法为公众高效使用的情况。若能通过一定的技术或手段,促进垂直水岸及伸向滨水街坊内部的公共空间,将周边居民的生活场景引入水岸,不仅能形成一个更大的公共空间,满足周边居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还能进一步提升相关空间的活力和使用效率。

  与空间的分割、分层不同,分时更多是一种空间的使用策略。分时的策略对于大都市中心城区滨水工业遗产更新极其重要。分时性强调的正是通过更灵活的空间组织和使用策略,实现滨水空间、工业遗存所在建筑在不同时间段、对不同群体的循环性开放。

  比如,原为老白渡码头废弃煤仓的艺仓美术馆,在设计上,设置有大量的穿越和户外停留空间。即便不在美术馆的运营时间,访客仍可在美术馆的环廊外看到玻璃后面若隐若现的煤仓遗址。

  又如,在苏州河畔,八号桥艺术空间将展览空间置于楼上,底层为书店和酒吧,是难得的、可以24小时享有公共生活的空间。空间本身也因这种特点而受益,使所在的滨水空间保持了一定的活力。

  城市周刊:多元性不仅注重功能的多样,还强调使用主体的多元。

  朱怡晨:没错。研究发现,一个共享的滨水社区应该涵盖四类使用主体。他们分别是长期居住的居民、周期性的工作人员、有目的的访客、非预期的“闯入者”。

  其中,居民、工作人员和有目的的访客,对场所的访问频次和消费能力是相对稳定的。而非预期的“闯入者”对场所的访问频次和消费能力则与空间品质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为了提升滨水区域的活力,如何创设更多可供非预期的“闯入者”漫步、观赏、停留的空间十分重要。

  在奥斯陆的沃坎社区,低层空间主要由当地艺术家、各种餐馆、咖啡厅和酒吧使用,形成街道的焦点。商业楼层作为办公和工作室所在地。社区内所有户外空间均对外开放。由铸铁厂房改造的室内公共市场及美食广场,既是职员和居民用餐、社交、休闲的场所,也深受游客喜爱,成为阿克塞尔瓦河畔不可错过的停留驻足之处,并进一步促进了所在社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日常性其实针对的也是相关滨水空间的活力问题。众所周知,居民是城市生活的创造者,而城市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最终挑战,莫过于如何解决遗产的超然地位与日常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常性的介入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

  我们认为,如果工业遗产在更新过程中能够置入与普通市民日常生活更为贴近的生活场景,不仅能解决相关空间活力不足的问题,对沿线社区的振兴、保有可持续的活力、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空间网络等都有积极作用。

  在过去20余年的保护历程中,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的更新已经经历了“独享—群享—专享—有限的共享—迈向共享”5个阶段,从建筑单体的遗产保护、适应性再利用,转向城市滨水公共资源价值的提升。

  “上海2035”总体规划将苏州河沿岸定位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向着“共享的岸线”持续努力的苏州河,不仅将为市民带来更宜居的生活环境,为沿途的机构、企业、员工、访客、游客带去更大价值甚至是灵感、创意的源泉,也会为上海成为一座更具“共享意识”的魅力之城,提供更多的精彩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