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行纪|第三辑:羽扇桃源·艺绘桃园

2024年08月28日 17:38 上海

视频来源于赤地设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和《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行动(2024-2027年)》实施,“三师联创”团队持续绘制“沪派江南”美丽画卷,丰富规划公众参与形式,于盛夏开启“沪派江南·乡土行纪”系列行动。广邀市民代表、专家学者、规划技术人员和本土村民,通过生态讲座、田野观察、互动沙龙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体验沪派江南乡村“六域、八脉、十二意向”的“田水路林村、风土历人文、花鸟虫鱼兽”独特风韵和多元价值。

  8月18日上午,“沪派江南·乡土行纪”系列第三辑在浦东新区大团镇拉开帷幕。十余名高校师生、嘉宾及各市、区规划资源局领导与三师联创团队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滨海羽扇的自然风光,领略王厅桃海的桃红水绿。大家徜徉在古韵犹存的大团老街,漫步其间,各自描绘心中的“世外桃源”。在这片十里水乡桃林的画境中,独特的“惬意”与“隐逸”相融,正如那句“轻煮时光慢煮茶”所描绘的悠然情境。

1.png

  初识

  “羽扇桃源·艺绘桃园”乡土行纪的第一站从聆听故事开始。

  浦东新区档案局的孟渊老师怀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娓娓道来“金大团、银新场、铜南汇(惠南)、铁周浦”的历史故事,带领大家追溯大团作为南汇“头把交椅”的辉煌历史。昔日的“金大团”花行、米庄、酒楼、书场鳞次栉比,繁华似锦,歌舞升平,堪称南汇的“不夜城”。

  在他的讲述中,南汇水蜜桃的前世今生也变得生动起来。据明天启元年(1621)王象晋《群芳谱》记载:“水蜜桃独上海有之,而顾尚宝西园所出尤佳。”到了清乾隆后期,水蜜桃的主产区已转移到城西南的黄泥墙地区,同治年间,再次转移至龙华一带。而南汇水蜜桃的崛起始于民国时期,最早栽培于周浦。1967年,大团公社果园三队队长王新根在“太仓桃”中发现一株异种芽,通过二十余年的试种,最终成功培育。1989年,经上海市专家评审,正式命名为“大团蜜露”。如今,南汇水蜜桃的故事仍在不断延续……

  赵桥村委书记徐周杰结合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经验,讲述了新时代大团桃园的发展与变迁,描绘了赵桥“桃园秀色藏不住,园中岸边有人家”、“十里桃海穿镇过”的美好愿景。

2.png

  在场的嘉宾和师生们无不为大团的历史与现代故事所吸引。上海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乡村处顾守柏处长阐述了“沪派江南·乡土行纪”系列的目标,旨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根源,将“沪派江南”的风骨,既有风貌又富含文化内涵地传承和传播。

3.jpg

  左边为孟渊老师,右边为徐周杰书记

  探寻桃品牌

  聆听完大团与桃园的动人故事后,大家走进南汇水蜜桃品牌中心,参观大团桃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品牌文化。通过纪录片深入了解大团蜜桃背后的历史,从最初的种植到如今的繁荣,每一个环节都展现了当地桃农的辛勤耕耘与智慧。展厅内陈列着与水蜜桃相关的各种文物资料,从古老的种植工具到精美的包装设计,无不彰显出桃文化在当地的深厚积淀与持续创新。

4.png

5.jpg

  参观了解桃品牌文化内容

  感受新科技

  在南汇水蜜桃品牌分拣中心,每一颗饱满诱人的桃子在编号和装盘后,被送入机器进行糖分、重量、着色等指标的精细检测与分类,确保每一颗桃子都以最优品质呈现给消费者。如今,大团将桃产业的培育与现代科技、服务、文旅相结合,不断完善水蜜桃的全产业链。勤劳的大团人正以科技智慧与辛勤耕耘,精心打造出独属于上海的“北纬三十度的甜蜜”。

6.png

7.jpg

  参观了解桃分拣中心

  游赏桃源景

  在夏日的一声声蝉鸣中,学生体验官们走进了硕果累累的桃园,谈笑中品尝龙潭酒酿、水蜜桃饮,时光悠然惬意。在阳光下、在林荫间,他们发挥自身的创意特长,将大团的桃园美景定格心中、跃然纸上。

8.png

  赏桃园

9.png

  绘桃园

  古巷悠悠、树荫斑驳,走在历经800多余载沧桑变化的大团老街,市河、古桥、绞圈房、落舍宅,如同打开了一本独特的沪派滨海水乡的书卷,时光碎语讲述大团的往昔故事。中西合璧的高大卷草纹门楣上”谋诒燕翼”、“厚德载福”的匾额题字,不仅镌刻了金大团昔日的盛世繁华,也承载着祖辈深谋远虑、荣昌子孙的祖训与夙愿。

10.png

11.jpg

  感受老街

  共绘

  下午,大家围坐一堂,品茶话桃。三师团队代表陈洁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沪派江南—羽扇桃源”的规划背景和目标。随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饶鉴院长、王敏副院长、袁丰老师和黄燕妮老师纷纷发言,对大团桃源的规划与发展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与建议。

  同学们则纷纷动笔构思草图,现场创作,将对这片桃园的深情寄托在一幅幅生动的作品中,展望这片土地的光明未来。

12.png

13.jpg

14.jpg

  品茶话桃,艺绘桃园

  聂亚龙同学展示了自己的草图,画面从前往后表现出四季景象元素,春天的油菜花,桃花,耕牛,燕子体现大地回春,充满生机的景象,到夏天的蝉鸣,荷塘,成熟饱满的蜜桃,秋天金黄的田野,人们望着这片大地的丰收,冬天大雪纷飞,孩子们开心的放烟花庆祝一年来的收获,时间上的四季变换描绘出一个美好幸福的乡村画卷,在空间上与画面最后的上海城市天际线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对大团桃园的展望。

15.png

  聂亚龙同学分享构思

  刘轩同学则分享了自己为大团蜜桃设计的“大团萌果机甲”主题IP的构思。他介绍道,这个IP可以随着不同季节的变化,演变出多种不同的形象,为大团桃园增加多样化互动的场景。

16.png

  刘轩同学分享构思

  秦湘同学根据自己的体验描绘了心中的桃园美景。大团老街的古朴风貌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深深打动了她,她尝试将桃的鲜艳与老街的厚重相结合,设想用桃花的粉色点亮河道和建筑。游客乘船经过,与两旁的桃树相映成景,秦湘通过构思这一鲜活的画面,为老街注入了年轻的活力。

17.png

  秦湘同学分享构思

18.jpg

19.png

20.png

  部分同学的现场构思草图

  在同学们分享各自构思时,嘉宾们逐一点评并提出了建议。顾守柏处长高度肯定了“零零后”学生们的奇思妙想,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将年轻人的“潮”文化和科技元素融入设计中。王敏副院长则建议将现有的桃子IP扩展为一个桃子家族,整合大团的桃产品系列,通过故事化的方式推出。

  在热烈的讨论中,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滨海桃源的美不同于其他山水桃园,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它不仅仅是一个果园或桃林,而是真正的“桃花源”。同学们的艺术创作如同一个个“桃花源”意象,通过鲜活的画面生动展现了这里的空间美与意境美,这些构思有望成为未来规划方案的一部分。

 成果

  部分作品合集

21.png

22.png

23.png

24.png

  学生们描绘的理想桃花源

  代表作品一

25.jpg

  作品名称:《桃小桃季行者》 作者:姚俊更

  构思说明:从过去到未来,从古装到科幻,从白天到黑夜,时光旅行者在寻找人间桃子的味道。季行者跟随着旅行者的步伐,在每一个不同的时空中,都展现出不同的性格。无论是儿童、青年、中年还是老年,都可以被旅行者带到同一个平行空间。

 代表作品二

26.png

  作品名称:《艺绘大团》 作者:聂亚龙

  构思说明:以大团镇的蜜桃为主要元素,体现劳动人民丰收时的喜悦。画面从前往后所表现出四季景象元素,春天的油菜花,桃花,耕牛,燕子体现大地回春,充满生机的景象,到夏天的蝉鸣,荷塘,成熟饱满的蜜桃,秋天金黄的田野,人们望着这片大地的丰收,冬天大雪纷飞,孩子们开心的放烟花庆祝一年来的收获,时间上的四季变换描绘出一个美好幸福的乡村画卷,在空间上与画面最后的上海城市天际线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在城市繁荣发展的同时,乡村振兴景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一对情侣幸福的风筝贯穿画面,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代表作品三

27.png

  作品名称:《萌桃机甲》 作者:刘轩

  构思说明:本设计以大团镇水蜜桃与黄桃的形象为主开展设计,主要突出了该地桃果的果肉饱满、新鲜甜美的特点,在原始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增加了机甲变身的概练,融合了现代机甲以及水果的特点(即水果的“柔”以及机甲的“刚”),从而呼应上海农村(松弛自由)与城市的(高压紧绷)的关系,也联动二次元的特点,满足城市中青年以及儿童的心理需求,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来到大团镇,享受沪派江南的松弛愉快自由的未来乡村生活。

  代表作品四

28.png

29.png

  作品名称:《桃花精灵》 作者:方雪

  构思说明:这是一个成长型的群像桃花精灵形象IP,用一个故事剧本作为基础,主要角色名称设置为“露露”(取自大团蜜露桃品牌),设定几位桃树、桃叶、小草精灵组成主角团,她们一起从小种子到生出灵智、抽芽发芽、播种、开花到最终结出果实的成长过程,在他们的成长故事中融入大团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在故事发展中可以联名其他的IP形象作为露露的伙伴加入故事中来,不同的场地和时节,主角团也会有相应的服装呼应,由此也可以创作出一系列贴图贴画、拼图、玩偶、连环画等衍生周边。

  通过引导学生探寻与创作相结合的形式,他们深度参与了沪派江南乡土行纪活动。这不仅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也为三师团队的后续规划工作注入了新视角和新动能,促进了多元主体的创新思维融合。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撰写游记,记录这段难忘的经历,意犹未尽。

  活动心得

  《桃》

  学生代表:方雪

  沪派江南的桃源你听过吗,滨海桃源的蜜桃你尝过吗?

  走进这里,‌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一个充满诗意与韵味的地方,‌仿佛一幅细腻的水墨画,‌静静地铺展在人们的眼前。‌踏上这片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连片成荫的桃林,‌一片绿荫掩映下可以看见一颗一颗粉嘟嘟的蜜桃。‌微风轻拂,‌仿佛闻见了海水的咸味与桃子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沿着河岸漫步,‌可以欣赏到在阳光的照映下波光粼粼的河水,也可以感受到清风拂面的柔软与温暖。‌

  ‌ 上午我们倾听专家讲解大团镇桃文化历史,参观了南汇水蜜桃品牌展示馆、接下来我们去了南汇水蜜桃分拣中心,走进果园,体验到了采摘桃子的乐趣,有些同学还当场描绘出了桃源的风光,趣味盎然!

  中午品尝过当地特色菜品后我们参加了沙龙活动,领导与嘉宾们围绕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海桃源乡村,提升大团桃品牌形象等话题展开精彩的讨论。我们同学们也即兴创作并分享了各自心中的沪派桃源意象,大家打开思路,畅谈想法,学习到很多新理念。

  沙龙活动结束后大家散步在镇上的小径上,这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可以听到鸟儿的欢歌与河水的潺潺声,‌它们共同演奏出一曲美妙的自然交响乐。‌上海市‌古朴特色的村落建筑,‌透露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滨海桃源的独特魅力,‌也可以领略到沪派文化的博大精深。‌

  沪派江南,‌滨海桃源,‌这是一片充满诗意与梦想的土地。‌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大团游记》

  学生代表:林梓豪

  这次在浦东新区大团镇的调研活动让我感受颇深。大团镇素有“金大团”之称,历史悠久,商贾云集,而如今它正朝着打造最具沪派江南特色的世外桃源的方向迈进。通过此次调研,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大团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还体验了当地独特的桃园风土人情。

  在调研过程中,我对大团镇的江南风貌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桃园风光迷人,建筑风格独特,处处展现着江南水乡的韵味。同时,我也注意到当地政府和设计团队在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推动现代化建设,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这种结合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美不仅在于保留历史,更在于如何在新时代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此外,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他们质朴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我更加明白了此次调研的意义。作为在校大学生,能够有机会亲身参与到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社区建设中,我感到十分幸运。

  《沪派江南行》

  学生代表:刘轩

  今天我们来到了大团镇,被誉为中国水蜜桃之乡的地方,在政府领导以及村委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大团镇的发展历史,来到水蜜桃会展中心,进一步的了解了水蜜桃的种植培育到采摘都一些列活动,接着去了水蜜桃分拣中心以及桃园,直接体验了水蜜桃从种植生产到打包分拣的全过程。下午的座谈会议,我们进行了头脑风暴,同学们在不断的构思着未来的大团,有满是桃花盛开的桃园沐浴,有跨越古今的场景转换,有 IP 联动的影视打卡基地,还有有赛博朋克的未来桃园等等,在大家丰富的畅想中,未来的大团将是一个充满现实与虚拟、现代与复古交相辉映的沪派江南水乡。

  《羽扇轻摇,邂逅桃源之美》

  学生代表:聂亚龙

  在上海实习期间,有幸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羽扇桃源”活动。这场活动像一阵清风,为生活带来了无尽的诗意与美好。

  来的路上就看到这里的天很蓝,云很低,仿佛伸手就能揉碎。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又温馨。大家在桃林田间漫步,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在这里,我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沉浸在这一片宁静与美好之中。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欣赏身边的美景。而这场活动,让我们有机会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品味乡村文化的魅力。

  从桃林田间到分拣中心,虽然天气炎热,但依旧不会削减大家参观的热情,参观完后便到当地民宿农家乐品尝了特色餐食,偏酸甜口,是江浙沪的风味,但多了一份乡间独有的烟火香气…

  我们还参观了大团古镇,行走在老街,发现带文保牌子的老宅还是很多的,徐氏住宅体量很大,外面的西式门楼也很漂亮。古镇上桥有几座,最北面一座名叫义济桥的古桥,一座漂亮的梁式古桥。在最后行走中意外发现一座老宅,潘氏宅,外面门楼蛮漂亮!看门开着,就进去看了一下,也刚修缮过,里面的彩色玻璃是老宅一大亮点,里面梁上还有纹饰装饰。这次花两个多小时把大团古镇基本走了一遍,“金大团” 虽然辉煌不如从前,但行走完古镇,其古宅的体量还是不小的,曾经冠以“金大团”的称号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一天的行程也很快结束,充分感受到这座小镇所迸发的活力,在大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周边乡村振兴的景象也是欣欣向荣,我相信基于大团镇人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打造大团特色的振兴道路会越来越好。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时常停下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诗意。

  结语

  大团赵桥单元作为羽扇型风貌的特色区域,既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又蕴含丰富的人文历史。三师团队借“艺绘桃园”活动之机,组织高校师生、嘉宾和村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通过生动的现场行纪,更多人得以亲身体验大团滨海桃园的美景,进一步提升了大团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不同年龄的参与者通过跨界交流,共同探讨和挖掘“沪派江南”之美。这种多元视角的互动激发出新的创意,为这片土地赋予了新的色彩与意境,并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注入了无限灵感与可能性。

  上海市规划资源局、浦东新区规划资源局、沪派江南赵桥试点单元三师团队、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大团镇、赵桥村代表等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沪派江南·浦东赵桥单元三师联创团队: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赤地设计事务所、华东建筑集团上海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供稿:上海赤地设计事务所:宋昱、裴苑利,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黄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