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推进暨优秀案例交流会召开 发布日期:2025-01-26
2025年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推进暨优秀案例交流会召开
2025年01月26日 市规划资源局
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十二届市委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进构建“四个人人”城市治理共同体,1月24日,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召开“2025年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推进暨优秀案例交流会”,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市城市规划学会、各区相关部门、优秀案例代表等参加了会议。市生活圈联席办副主任、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徐明前,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邓建平、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伍江出席会议。
工作推进报告
市联席会议办公室通报2024年工作推进情况。在市、区、街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2024年全市面上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整合资源平台统筹,有力推进项目实施建设,全年共推进建设3800余个项目、建设完成3100余个。二是坚持“十全十美”服务导向,加快构建“1+N”网络格局,全年新建改建“人民坊”85个、“六艺亭”40余个,顺利举“人民坊”设计方案征集,为上海“人民坊”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众多创意和推广范式。三是持续创新“一图三会”制度,全面统筹社区规划建设,主城区各街镇、五个新城中的成熟社区已全面启动社区规划编制,新市镇、乡村地区已启动试点,中心城区基本达到基础保障类设施全覆盖。四是设计赋能美好生活,持续加强专业技术支撑,全年共开展人民城市大课堂108讲、216课,实现社区规划师制度各区全覆盖。五是数字赋能社区服务,加快推进社区数字生活圈建设,基本建立全市现状基础数据库,完成16个试点街镇数字地图开发。六是广泛动员深入人心,不断扩大生活圈示范效应,成功举办“人民城市·‘圈’定幸福”主题活动、2024年度优秀案例评选。
优秀案例发布
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市生活圈联席办联合市城市规划学会、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组织开展2024年度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活动收到500多个申报项目,经专家评审和公众投票,从中评选出119个优秀案例和37个“人民满意”项目,投票超155万票次,社会反响热烈。市政协、市规划学会、行业协会、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区牵头部门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今年15分钟社区生活圈营造行动各区亮点频出、各展所长。普陀区、杨浦区、浦东新区、嘉定区、虹口区被授予2024年度优秀组织者荣誉。
优秀组织奖颁奖现场
优秀案例交流
本次交流会上邀请了五项获奖案例的组织者、设计者、运营者代表,围绕社区生活圈的营造、建设与运维,从各自领域进行分享交流。
嘉定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周芳珍分享了“ 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嘉定实践。强化机制保障,让“人民城市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共建共治共营,让多元主体共绘人民城市美好蓝图;提质量增效益,打造“我嘉”系列品牌,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美好向往。
普陀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工作局局长徐慧敏介绍了普陀构建半马苏河党群服务阵地体系、打造善治善成新图景的经验做法。打造温暖会客厅,织密党群阵地网络。通过建设“半马苏河”党群服务矩阵,规划“卓越启航”水岸发展标杆,完善“亲水空间”全域服务体系,让会客厅“有颜、有料、有温度”。扩大温馨朋友圈,聚合共建共治力量。坚持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供给服务人民。共画温情同心圆,建设共情共享岸线。形成“四个人人”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建筑师沈晓明结合虹口区川北街道鲁迅生活圈的历史保护修缮实践,分享了“历史性、文献性、时代性”的三性理念在建筑遗产保护与社区文化营造中的具体应用。围绕鲁迅生活圈的三个重要场所——内山书店、木刻讲习所和鲁迅存书室的保护修缮,探讨了如何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历史与当代的共情与创新。
VIA维亚景观创始人、主持设计师孙轶家分享了社区微更新的3个效能路径。以浦东新区纸片屋、漕溪公园改造“沪东实验”等案例,分享了具体点位设计与生活圈整体需求的关系,探索“自下而上的社区规划”的路径,探讨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工作中的“能”与“效”的问题,提出持续深耕的重要性。
瓴寓国际品牌经理张雯君介绍了松江西部科技柚米社区为青年人才打造“不止于住”精彩生活方式的生动实践。柚米社区结合青年需求,配置自习室、公共会客厅等多元特色功能,依托社区青年中心,搭建青年夜校、青年驿站、兴趣社团等青年生活场景,使人才的幸福指数倍增。此外,面对青年群体,探索落地的“租户委员会”机制调解邻里矛盾,构建符合其特性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为人才打造梦想的“第一站”。
圆桌讨论还邀请了睦邻驿站、烟火集市、双创场所、美丽乡村、治理创新五个赛道的获奖代表,从更多维度互动交流。
杨浦区江浦路街道党工委葛静虹副书记介绍江浦人民坊通过社群营造面向企业、小个专群体、儿童以及社区居民开放,搭建彼此相遇交流的平台,为百姓大众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
上海普陀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邵子龙总经理介绍了普陀区昔步·统益里引领“新生活、新腔调”的鲜活经验。统益里传承历史文脉,在运营中引入潮流元素与艺术主题活动来体现人文气息,并通过各类品牌餐饮店铺的入驻来打造融合创意街区,再现烟火气。
黄浦区演艺文化发展服务中心康骐主任分享了演艺大世界·共享服务空间的发展历程。演艺大世界将小剧场的排练空间带到了零距离家园,形成了15分钟演艺生活圈,并为青年人提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孵化基地。
华建集团现代院城市更新研究院王璐妍总规划师提出针对数字游民工作地点不受约束的行为特点,金山区漕泾镇打造数字游民社区,让数字游民享受到便利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和当地村民进行跨界交流,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融,提升了国际村的软实力。
奉贤区奉浦街道社区管理办公室田俊主任结合数智全家统项目中政企紧密合作、良性互动的经验,分享了如何与大厂合作引入数字技术与数据,搭建实时监测平台,在全市首创“互联网+明厨亮灶”,更在全国首创蓝牙道钉“定点还车”等智慧场景,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治理。
会议总结
徐明前副局长总结讲话中表示,上海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二届市委历次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开展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更好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并对2025年“15分钟社区生活圈”工作开展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强化规划统筹,持续推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人民坊”为牵引,强化服务覆盖;2025年底中心城区基础保障类设施实现基本全覆盖;聚焦共享空间5分钟步行可达,进一步推动附属空间开放;完善骑行网络,营造全面骑行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共建共治,做实做细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以社区规划编制、项目实施为抓手,充分发挥社区规划师技术支撑作用,向社区提供陪伴式服务,积极有序组织老百姓全过程参与城市治理。三是加强多方协同,形成推进行动的最大工作合力。进一步完善市、区统筹联动机制。依托“人民城市大课堂”共享交流平台,加强支撑保障和交流宣传,激发社会各界共建共治。
徐明前副局长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划启动年,市相关部门,各区、镇政府要继续保持好状态、延续好劲头、推广好做法,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