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中环“未来之星”?南大智慧城有底气! 发布日期:2025-04-27
作中环“未来之星”?南大智慧城有底气!
2025年04月27日宝山区规划资源局
现在,宝山南大无疑是上海中外环最靓的星。
中车资产、捷瑞肯、太初、中建系等重量级企业纷纷落户,保利、金茂、华润等高质量城市生活空间开发企业连续落子。这些现象级热度背后,不仅是实体经济和住房市场对城市高质量物质空间产品的认可,更是南大智慧城十年蝶变与城市能级跃升的集中体现。
南大智慧城全景鸟瞰图
硬核区位+立体交通锚定中环黄金版图
首先,必须要说南大智慧城确实占尽地利:总占地面积6.3平方公里,位处中环黄金区位,北可承接环上大科技创新圈知识和人才辐射,向西向东可承接宝山高新区(南区)、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区域内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被誉为“不可多得的大衣料子”。多维交通枢纽配置,作为浦西金色中环带的核心增量板块,紧邻S5沪嘉高速、S20外环高速,30分钟可达静安寺、虹桥枢纽、人民广场等核心商圈;“大动脉”祁连山路覆盖轨道交通15号线南大路站、丰翔路站,再往东北方向还有轨道交通7号线上海大学站,且未来还有巨大发展空间。
产城融合+产业集聚赋能板块价值跃升
南大智慧城的崛起,与其“以产兴城、产城融合”,集聚数字经济、人形机器人、生命科学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聚焦数字经济,建设“数智南大”市级特色产业园区,捷瑞肯、太初等上市公司、领军企业在南大加速成长。集聚资本、人才、信息资源发展总部经济,中车资产、中建港航等国企央企落子南大建设区域总部。锚定战新产业、未来产业,集中资源打造标杆示范场景,成立机器人研究院,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推进细胞产业国家工程中心建设,落地“菌群移植”细分赛道领先者—承葛医药,集聚塞力斯、新镁生物、吉态莱博等优质企业,打造生命科学产业生态圈,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尤其亮眼的是,今年2月正式启用上海宝山区上大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科创企业孵化器与实验室配套完善,形成“招大引强+培育孵化”双轮驱动,为区域注入持续创新动能。
南大智慧城西南象限,近处为数智绿洲
科创之门
上海宝山上大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启用仪式现场
生态宜居+配套升级重塑北上海生活方式
南大智慧城以“绿肺之城”为基底,区域绿地率达43%,规划40余座公园,人均绿化面积达39.38㎡(上海平均的3倍)。在建的南大中央公园占地300亩,融合“水林共生”生态理念,与普陀桃浦中央绿地连片构成中环最大楔形绿地。 生活配套方面也同样可圈可点:南大实验学校、南大实验幼儿园等6所学校均已建成。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宝山分校已竣工并等待交付使用、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二期等优质资源相继投用;海绵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等20项专项规划,构建“公园里的城市”。更令人期待的是,约25万㎡的宝山万象汇定位“北上海商业标杆”,打造北上海最具竞争力和先锋性的购物中心,串联TOD站点打造多元消费场景,30%的品牌为区域首店,将重塑北上海消费能级。
南大中央公园效果图
商业效果图
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二期大楼
金牌服务+政策护航打造企业成长“热带雨林”
南大智慧城的爆红,离不开区域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加持。作为上海“五大新城”政策先行区,宝山区政府在此推行“一网通办+定制化服务”双轨机制,设立招服一体化中心,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护航”。通过“拿地即开工”“容缺审批”等创新模式,从拿地到样板房开放仅45天,到开盘仅88天。“华润速度”在业界已成为标杆,项目开发周期平均缩短30%,企业办事效率提升50%以上。政策工具箱简单直接,叠加“宝山科创30条”“数字经济专项扶持”等政策包,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给予相应补贴;产业链条线坚实连续,搭建“龙头企业+上下游生态”对接平台,带动配套服务商落户;人才引力场强大,联动上海大学定向输送专业人才,提供住房补贴、人才落户等一揽子福利。数据显示,南大智慧城已累计服务企业超2000家次,真正成为长三角企业扎根成长的“热带雨林”。如此中环“未来之星”,值得期待!作为上海五大重点整体转型区域,南大智慧城已成为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核心承载区,未来规划建筑体量达540万㎡,将承载产居人口各8万。依托宝山“北转型”战略,南大智慧城与临港集团的资源协同,持续释放政策红利。随着2025年9月中央公园竣工、西南片区部分商业开业,南大智慧城的产城融合生态将全面成型,推动北上海城市能级再上新台阶。
南大智慧城的现象级热度是这片土地十年磨一剑的必然成果。从“工业锈带”到“城市秀场”,这里以生态为底、产业为核、人居为翼,正崛起为上海中环的“未来之星”。在这里,不仅可以拥有高品质的居所,工作地,购物场,城市公园,更能拥有一种与未来城市共生长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