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建设项目品质管理 打造高效能审批服务标杆 发布日期:2025-05-06
提升建设项目品质管理 打造高效能审批服务标杆
2025年05月06日 徐汇区规划资源局
徐汇区规划资源局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上海市规划资源领域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以品质提升为目标;强化责任担当,实现审批服务质效双提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紧扣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三同步”服务机制打造高效率审批服务标杆。
1. 超前介入同步指导。建立“规划-审批-建设”全周期服务机制,在土地出让阶段前置技术指导。针对漕河泾元创未来、龙漕路北地块等重点产业项目,组建服务专班,通过预研规划条件、预审设计方案、预核技术指标“三预联动”,将方案稳定性审查前移,采用“带方案出让”等模式助力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
2. 并联审批同步办理。进一步巩固提升建设项目“多审合一”改革成效。扩大“交地即交证”审批服务的运用范围,斜土街道xh128D-07商品房、龙华街道N06-22商品房等项目均实现了土地交付与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同步发放,大幅压缩审批时限,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为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提供了坚实保障。以制度创新为驱动,进一步探索“交房即交证”审批服务新模式,通过优化流程、部门协同、数据共享,实现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许可及购房者不动产登记同布办理同步发放,保障购房人权益及时实现。
3. 跟踪服务同步解难。落实全市经济运行调度、招商服务一体化工作要求,深化重点企业“服务包”工作机制,针对老凤祥城市更新、米哈游总部等项目,主动跨前协调解决产业项目涉及的规划调整、土地出让、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诉求;持续跟踪项目情况,协调推动产业项目规划土地手续办理;针对项目推进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情况排摸,加强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及时性,助力企业破解难题。
二、坚持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三大赋能”助力建设项目品质管理。
1、协同赋能,构建规划实施平台治理架构。结合西岸金融城等规划实施平台成功实践经验,在西岸数智中心、东安片区继续探索更高效快捷的规划实施平台运用场景,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多方协同机制+三方管理平台”的治理构架,协同各专业深化设计方案,协调推动项目实施落地。
2、设计赋能,强化建设项目设计品质管理。坚持高标准规划引领,推动城市第五立面等精细化设计研究课题成果政策转化,在徐汇滨江打造第五立面品质提升示范区,形成一批优秀设计实践案例。加强市区联动,严格落实市区会审工作机制,重点关注影响城市空间格局、展现城市景观特征、支撑城市重要功能的重要建设项目,探索梳理精细化管理、品质提升等方面的审查把关要点,全审批周期落地,提高大徐家汇功能区、西岸滨江功能区、漕开发拓展区等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设计方案市区会审工作质效。
3、数字赋能,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的新模式。积极响应市规划资源局“量子城市”场景应用工作部署,面向赋能人民幸福生活,开展“动感地带”体育场馆和“掌上通宝”15分钟生活圈场景试点;面向空间发展战略推演,开展“匠心营城”城市设计方案验证场景试点;面向空间资源精准利用,开展“找地选楼”产业空间选址场景试点,全面构建智慧审批体系,以数字变革驱动服务升级。
徐汇区规划资源局将继续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对标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改革举措,通过加强针对性研究、整合各项资源、优化审批流程,不断加快项目落地速度、提升建设项目品质,推动项目又快又好,点亮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