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1年度课题研究指南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9-30
索取号: | 0024251090/2021-00152 | 发布机构: |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文件编号: | 沪规划资源研〔2021〕143号 | 公开类别: | 主动公开 |
关于发布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1年度课题研究指南的通知
沪规划资源研〔2021〕143号
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各学会协会:
为进一步服务国土空间治理改革大局,落实好2021年重点工作和部市合作自然资源重大领域改革要求,现发布《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1年度课题研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请各部门、各单位根据《指南》专题与方向的要求组织开展好申报工作。
申报单位为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各学会协会。申报单位应按照《指南》要求,认真填写《课题研究申报表》,一个课题为一张表,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请各申报单位于2021年5月14日前将《课题研究申报表》(一式1份)报市局政研科技处,逾期不予受理。
附件:1.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1年度课题研究指南
2.课题研究申报表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1年4月30日
附件1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1年度课题研究指南
专题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方向1、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策略
研究目标:研究以碳中和目标为引领,聚焦市级总规,探索创新技术方法、完善规划应对、强化实施保障。
研究内容:研究市级总规应对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方法路径,制定面向碳中和的市级总规编制目标、内容、指标和策略,并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审批、技术标准、法规政策和实施监督提出政策建议。
方向2、都市圈新城新区发展模式
研究目标:研究新时期新城新区发展理念和先进策略,探讨都市圈中新城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
研究内容:基于上海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大巴黎、大伦敦地区等区域视角,从新城新区发展历程、空间组织、动力模式、实施机制等方面研究新城发展模式和实施路径,并总结相关特征。
方向3、控详规划“市、区一体”管理
研究目标:实现控规管理从提高效率向进一步提高全周期效能的转变。
研究内容:剖析控规管理短板问题,细化控规管理流程,研究市、区全面协作的工作方法,制定控详规划编制工作手册。
专题二、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体系
方向1、新城规划土地政策适应性评估
研究目标:支撑“五个新城”合理有序和高品质开发建设。
研究内容:梳理支持“五个新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规划自然资源支持政策,分析新城政策深化落地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评估政策适应性,提出政策完善的相关建议。
方向2、耕地保护工作制度体系
研究目标:提出耕地保护的整体性、系统性、关联性制度框架,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前瞻性工作研究。
研究内容:梳理分析本市耕地保护政策亟需完善的环节,研究延伸关联政策、创新系统机制,提出完善本市耕地保护政策措施的制度建议。
方向3、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研究目标:构建由地方法规、普适技术要求、具体保护更新要求组成的全面、协调的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更新技术和管理体系。
研究内容:在落实保护条例相关要求基础上,明确优秀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的总体价值导向、具体修缮改造方式、适用条件和相关要求,促进优秀历史建筑全方式、全类别、全覆盖活化利用,形成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分类指引。
方向4、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研究目标:为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奠定基础。
研究内容:剖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市、区、镇村的实际发展诉求,摸清上海大都市乡村发展中的难点和堵点,创新配套支持政策,形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机制和路径。
方向5、乡村社区生活圈
研究目标:有序推动乡村地区存量更新与品质提升,促进城乡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类型人群需求与乡村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乡村社区生活圈识别与构成要素,形成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操作路径与实施保障机制。
方向6、城市生态空间优化
研究目标:评估当前生态空间所提供的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匹配程度,识别供给短板,进而对其开展空间优化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城市生态空间布局及结构功能信息提取,运用物质量评价方法量化城市生态空间提供的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评价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程度,开展生态空间的布局优化及功能结构优化研究。
方向7、国有建设用地资产清查
研究目标:深入分析探索国有建设用地资产清查路径,对本市推进资产清查工作有积极的作用。
研究内容:分析本市国有建设用地资产清查存在的技术要点、难点,研究技术思路、清查方法,形成本市各类国有建设用地实物量清查实施路径和价值量清查价格体系,探索开展所有者权益估算研究。
方向8、土地资源价值核算
研究目标:为即将实施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核算试点工作和未来全面铺开提供可行的土地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
研究内容:分析土地资源价值核算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要点问题、难点问题,研究技术思路、核算方法,形成切实可行的土地资源经济价值核算技术路线。探索土地资源生态价值、休憩价值核算技术思路与方法,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进行前沿性研究。
专题三、国土空间规划监督体系
方向1、违法用地全过程监测
研究目标:构建符合上海市超大城市特色的违法用地全过程监测体系。
研究内容:
研究建立科技、行政、司法等多元化的违法用地监测体系,探索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外业调查、数据编辑与整理、空间数据建库、统计分析等技术与方法进行违法用地监测,开展违法用地监测体系的应用拓展研究。
方向2、规划资源系统信访工作评估
研究目标:反馈对应的业务领域,促进业务技术、规范、管理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
研究内容:梳理信访案件,归纳总结信访问题相对集中的领域、案件类型、产生原因,评估影响和解决方案,形成年度信访案件评估建议。
专题四、法规政策和技术保障体系
方向1、城市更新立法
研究目标:为城市更新条例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研究上海城市更新的发展方向,开展城市更新工作评估与问题分析,通过发展趋势与立法核心问题的研究,提出立法建议。
方向2、《上海市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修订
研究目标:保障上海市地下管线运行安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研究内容:探讨管线数据库平台的建立及更新机制,开展线数据共享共建的政策研究,提出线跟测数据入库的机制保障。
方向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区域生态基底调查
研究目标:为科学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引,以期提升项目生态建设水平,建设高品质郊野空间。
研究内容:分析上海郊野地区自然地理与生态本底情况,开展郊野地区生态基底调查技术与指标体系研究,形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区域生态基底调查技术流程与成果规范。
方向4、“三调”数据年度更新地类调查
研究目标:形成服务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的“三调”年度更新地类调查标准及其认定细则。
研究内容:研究整合现有分类标准和三调地类认定口径,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三调工作分类、上海市土地分类和三调地类认定问答集,结合本市自然资源管理业务实际需求,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和认定细则。
方向5、新城地质环境监测
研究目标:研究与“五个新城”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地质环境监测方案。
研究内容:结合“五个新城”规划建设的新需求,梳理分析现有监测设施布局、技术方法和监测手段的应用效果和不足,提出优化完善“五个新城”地质环境监测技术方法。
方向6、工业用地更新利用
研究目标:降低土地收储成本、缩短土地流转时间,提高规划实施效果。
研究内容:研究在分区/单元规划和控详规划前期,对上海市城市开发边界内的重点区域开展土地环境质量评估,识别和评估污染区域,建立修复周期清单,进行分层管理、分级规划,提出利用转型建议。
方向7、不动产登记机构和队伍建设
研究目标:搭建区级不动产登记机构职工成长成才的平台,激发区级登记机构职工提升业务水平的内驱动力。
研究内容:从区级不动产登记机构运行与队伍规模结构状况、人才质量和业务匹配状况以及薪酬待遇、工作氛围、工作强度、培训培养、职业发展等方面,梳理区级登记机构和队伍建设现状、特点,聚焦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方向8、无人机航测技术应用
研究目标:为本市国土调查总结一套经济高效的无人机方案。
研究内容:研究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适用性,依据本市宅基地总调查技术规范研究无人机航测技术应用前景,对本市典型自然资源保护地和水流等方面先行探索实践,研究无人机航测技术在调查方面的应用前景。
方向9、自然资源综合评价
研究目标:为五大新城的规划建设,拟定战略目标、布局生产力、快速达到碳达峰,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研究自然资源综合评价的方法和体系,编制自然资源综合评价的一览表,开展资源效益及碳排放的分析计算,形成适合五大新城规划建设的自然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方向10、星站服务应用
研究目标:研究星站差分技术在上海近海地区水深测量,满足上海相关海岸地形测绘及水下地形测量工作的需要。
研究内容:研究采用以星站差分技术进行水下地形测量获取平面与高程的技术和方法,测试采用不同仪器的星站差分服务覆盖范围和定位精度,建立采用以星站差分技术进行水深测量成果外业检测的一套方法流程,并形成作业指导书。
方向11、“一江一河”相关城建档案
研究目标:为“一江一河”风貌复原、规划开发提供档案资料层面的利用指南与咨询服务。
研究内容:分析研究馆藏“一江一河”相关档案,探索城建档案研究同“一江一河”城市空间保护规划如何有机互动,形成一套围绕专题项目开展城建档案研究的技术标准。
专题五、信息化工作体系
方向1、土地市场智慧场景信息化建设
研究目标:为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助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加强城市治理,提供全方位智能化场景支持。
研究内容:梳理市场交易数据及数据流,对业务管理需求及应用场景进行分类梳理,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明确土地市场智慧场景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系统开发建设的具体要求及内容。
方向2、“全球城市”指数跟踪与规划热点政策智能分析
研究目标: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全球城市”指数与热点政策开展跟踪与智能分析,为上海城市发展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内容:构建评价权威、持续跟踪的“全球城市”指数比较体系,进行算法支撑的规划政策关注热点与变化趋势方法研究,聚焦热点领域开展政策的深度比对和借鉴,初步搭建辅助决策的智能分析应用场景。
方向3、长三角示范区跨区域空间信息融合共享开放应用
研究目标:为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精细化管理提供高精度的测绘基准保障和地信数据支撑。
研究内容:研究建立满足示范区建设要求的平面、高程坐标系统最优方案;研究制定跨区域空间信息标准,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机制,形成高精度、全覆盖、多维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实施方案,形成能够支撑示范区各项应用的示范区空间数据底座架构。
方向4、“十四五”上海土地交易数字化转型
研究目标:着力营造流程简、效率高、服务优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
研究内容:研究土地市场“智慧交易”的路径和方法,为网上交易、信息发布、土地推介和辅助决策等方面提供智慧化服务功能。研究“智能管理”的路径和方法,支撑对土地交易的配套服务。
专题六、党建工作体系
方向1、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研究目标:形成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扎牢制度和管理的“笼子”,提升廉政风险防控综合效能。
研究内容: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对现状进行分析评估;剖析当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局系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议。
方向2、规划资源廉政文化建设
研究目标:探索加强局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举措,为规划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研究内容:研究将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与推动规划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建章立制统筹推进,探索强化廉政教育,研究加强品牌和阵地建设。
附件2
课题研究申报表
课题名称 |
|||
课题牵头单位(部门) |
责任人 |
||
课题参与单位(部门) |
|||
主要研究内容: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
申报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