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解读】行业专家热议如何构筑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底色

2024-04-26 市规划资源局

1.png

 《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草案)》生态空间规划图

  4月15日,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草案正式面向社会开展为期30天的规划公示。本次规划工作启动伊始,市规划资源局、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东方枢纽集团和机场集团作为牵头单位,就会同全市相关委办局,围绕打造“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的目标定位,组织全市33家多专业技术团队,完成空间、生态、交通、产业等4个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城市韧性、货运系统、智慧交通、海岸线景观、局域线和慢行网络、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等6个专题研究,有力支撑了法定专项规划“一张蓝图”。随着规划公示的开展,我们也邀请参与前期战略专题研究的技术团队领衔专家,从不同视角审视、解读本次规划。本期主题主要是生态环境、安全韧性领域专家讨论如何构筑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底色。

  王敏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本次规划围绕浦东中部地区的水、林、田的生态环境特征,在全市生态网络空间布局下,形成外环绿带、近郊绿环、大治河生态走廊等生态廊道,加强区域生态空间连通性和布局协调性。结合地区横塘纵浦的水系肌理和优渥的生态基底,构建“一心四园、五水一环”的开放空间体系,夯实区域绿色生态基底,突出水陆交融、功能复合原则,打造区域蓝绿交织生态走廊,勾画水乡蓝绿的自然肌理,培育优质生产生活空间,塑造区域绿色低碳美丽环境。

2.jpg

  赵彦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本次规划统筹区域内各类重要生态空间内农、林、水、绿等自然要素的空间布局与用地安排,打造林田相依、蓝绿交织、低碳健康的生态本底,促进空间高效复合开发利用,彰显片区的生态价值与效益。规划特别注重加强生态功能空间与其他用地的有机融合,综合考虑环空铁枢纽片区用地条件的综合性,突出华夏高架路、S1迎宾高速、周邓快速路、S32申嘉湖高速、下盐快速路、S2沪芦高速等关键交通脉络与规划范围内的外环绿带、近郊绿环、大治河生态走廊等生态廊道的共建协调。

3.png

  李伦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

  韧性建设是实现东方枢纽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次规划充分贯彻落实“韧性城市建设”发展要求,聚焦区域特点和功能定位,提出了生态筑底理念,通过统筹公共空间、道路交通、河湖水系等重大专项,将开放空间复合利用、立体慢行换乘、道路交通网络和河网体系完善等韧性策略融入规划,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和人车物聚集风险的韧性水平,可有效保障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安全稳定发展。

4.png

  韧性建设框架示意图

  郑涛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市政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结合韧性城市建设要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将不同专业设施、灰色绿色设施及存量增量设施进行深度融合,构建安全可靠、稳定高效、适应未来的韧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强化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协调蓝绿空间,提升系统自适应性和动态调节能力;加强智慧体系建设,提高系统的快速反应和恢复能力。

5.jpg

  智慧电网意向图

 王鑫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本次规划“空间布局”上描绘出了非常生动的蓝图。“两轴”中的“历史人文轴”串联起上海海洋文化发展划的四个阶段——即千年熬波煮海、水路与港口集镇、近代工业遗存与未来空天海科技平台,沿线大量海洋文化载体的活化利用将极具潜力;“双环”除交通功能外,值得注意的是“外环”东段结合分级分类的绿道系统将打造可达可游的自然魅力海岸,与南部的老港环保基地、南汇东滩以及北部的三甲天地、合庆郊野公园等共同构成极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带”。

6.jpg

  陈明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洋规划设计所

  本次规划打造协同开放的陆海空间格局,体现了海岸带对东方枢纽建设的核心支撑作用。

  “生态空间”中的川杨河生态走廊、北横河生态走廊和大治河生态走廊形成了三条景观廊道,通江达海,将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和滨海亲海空间串联,打造出蓝绿交织的公共活动动线,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