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报告】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的战略思考

1.png

专家介绍:张尚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报告提出在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大都市圈的国土空间规划战略思考聚焦于区域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升级、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一是区域概况方面,上海大都市圈人口与经济规模巨大,具有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产业、创新、人才等要素在大都市圈范围内呈现网络化组织形态。发展优势体现在航运、贸易和先进制造业等方面。生态人文本底优良为空间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二是目标愿景方面,要充分把握宏观趋势、战略使命和国家要求,明确至2035年,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圈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空间上,该区域将进一步夯实发展底板,加强支撑网络的协同构建,优化要素布局,形成“一核四翼”的空间结构,以上海为核心,联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战略区域,共同承载国家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所构成的“多中心、多廊道、多链结”的格局。三是战略思考方面,从更具国际竞争力、引领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建设更加美丽的大都市圈、推进更高水平协同治理四方面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强化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提升各中心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加强上海与周边城市的联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跨区域协同融合,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和高效配置。彰显世界级生态文化资源魅力,展现“最江南”的文化软实力。打造更加江南的生态底色,统筹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布局,推进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强化规划实施机制的设计,以跨行政区的国土空间规划为平台,引领跨区域的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