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报告】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

5.png

专家介绍: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报告提出城市建设导向包括社会治理创新、推动改革创新、化解重大风险、注重以人文本、引导产业发展五个方面。智能时代借助交互技术、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政府管理、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模式转变。数字孪生城市就是物理空间的城市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投射到网络空间,实现物理城市和网络城市的数字孪生和万物互联,实现“双向映射、动态交互、实时反馈”。数字孪生城市既是数字城市的理想目标,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新高度,赋予城市大脑实现智慧化的重要设施和基础能力。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将实现在网络空间对物理空间的现实城市的智能运控与管理。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应用包括智慧城市运营大脑、智能电网数字孪生服务、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与大健康、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灾害智能管理等方面。具体案例包括在湖北省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通过“一码”、“一库”、“一图”、“一平台”和“一示范”的建设实现公共基础设施“一标三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众多应用场景。电力走廊无人机巡检与智能监测系统,用无人机的激光雷达、行车摄影、热红外传感器来管理电力走廊的安全。开发大健康的智能手机的上下文思维引擎,让老人的心理学、生理学、行为学数据通过智能手机传给保健医生。长江流域管理中,在上游实时监测水文泥沙动态,可实现冲淤和蓄水合理调度。目前城市发展面临的很多问题是智慧城市无法解决的,因此现代城市建设要跟上智慧城市步伐。只有同时抓好现实城市的设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使智慧城市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