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研讨】大都市规划国际咨询会圆桌研讨(一) 发布日期:2024-12-17
【圆桌研讨】大都市规划国际咨询会圆桌研讨(一)
2024年12月17日 市规划院
12月9日下午,第七届大都市规划国际咨询会上举办了主题为“超大城市空间治理”的圆桌研讨,由同济大学唐子来教授主持,来自新加坡、巴黎、香港、伦敦、汉堡、首尔、上海、北京的8位专家针对当前超大城市共同面临的挑战,围绕城市更新与空间品质提升、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区域治理与都市圈协同发展、社区规划与治理创新等方面,结合各自的研究、实践和管理领域,进行了交流分享。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首席执行官林荣辉从总体、地区与项目层面分享了新加坡城市更新的思路、理念与具体做法。在总体层面,新加坡按照长期规划,希望能够在不同层面实现增长的能级,重点考虑如何维持长期的增长,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在地区层面,考虑到不同地方的特点和基础设施,希望能够保护地方发展,并且保留一定的土地,在今后二、三十年建筑老化之后还可以进行新的开发,带来新的活力。在项目层面,引入“白色空间”的理念,一部分满足当前的用途需求,还有一部分没有规定明确的用途,可以为未来的使用预留弹性,当以后人口发生变化,可以进行改变来满足以后的需求。此外,还介绍了绿色社区走廊项目,24公里的走廊贯通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在未来10年、15年、20年与社区一起合作,在走道的节点上进行改变,让社区有参与感,能有主动的作为,不断改善步道。
巴黎大区研究院国际合作部主任埃里克·休布雷希特分享了三方面观点:第一,超大城市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规模的问题,使用不同的工具让社区、私营部门、各级政府等主要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到讨论中,来实现共同的愿景。巴黎在规划过程中会采用媒体、调查、会议、论坛、研讨会等工具,有几个论坛会有几千人参与,也会有一些项目的展览,涉及到不同的地区。第二,传统的规划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规划,但是如今法国的权力结构较为分散化,1000多个城市有很多自主权,他们有完全的权利,可以进行规划。国家层面可以给一些指导意见,但是不能过多地干涉。我们要有不同的思考,不仅是政府、参与者层面,而是规划的内容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第三,当前面临的挑战在不断变化,规划的范式也有了变化,更多地关注城市更新,而不是城市扩展。规划文件跟60年代相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不光是要建高速公路或者建多少车站,而是需要更多考虑在城市内部关注哪些重点领域,更多提到监管、融资、实施机制等工具来实现城市更新。
香港特别行政区规划署副署长叶子季探讨了全球城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趋势与香港的实践。目前,很多国际大都市已经在规划中采用了类似的概念,除了上海以外,巴黎也采纳了这个概念,在世界的某些地方,比如澳大利亚、墨尔本也有20分钟社区圈的概念。在香港,这个概念也是尤为重要的。在香港新开发的区域使用了这一套新的策略,将主要的居民区布局在离地铁站500米左右范围内,所有的相关社区服务点都放在居住区,有一系列的自行车道、日常的公共设施、服务网络等,而且我们还开发了很多混合功能的综合体,满足居民的各种日常需求,他们去图书馆时可以顺便买东西,同样还可以看门诊,都在一个大楼里可以做到。我今天也听了很多有启发性的、有意思的发言,比如在柏林会通过控制房租,确保房租的价格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丹麦有非常灵活的自行车道,对人民特别友好。所以我觉得作为规划师而言,我们要彻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的努力,将重点放在如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是真正好的大城市应该实现的目的。
伦敦交通局首席交通规划师霍华德·王探讨了社区规划的公平性问题。怎么样能够为城市、为每个人做规划?不仅仅是为一部分人做城市规划,而是包括所有的低收入、高收入群体。在伦敦有一半以上的人是移民,国内移民或是国际移民,包括我自己本人也是这样,我不是伦敦本地的,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在新建一条铁路、新的地铁站或是新的商贸中心时,要考虑不同社区人群的需求,最主要的是要让大多数人能够住得起房。我们要看公共交通规划带来的影响,不仅要看带来的益处,还要看受益者是谁?我们不希望这些项目成为一个催化剂,让很多奢侈的住宅区进一步发展,本来那些人就已经很富裕了,而是要更公平,帮助那些本来起点比较低的人得到更多的益处。所以,伦敦有一些公共交通项目特别专注于那些贫困的地区,通过这些交通设施可以减少贫富差距,提升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益处,接触到更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可能。
德国汉堡城市发展与住房部区域和城市规划局局长苏珊娜·梅兹探讨了交通可达性的城乡不均衡问题。如果住在市里面,获得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很容易,但如果住在郊区、农村的话,公交车、地铁频率不够快,他们觉得公共交通的这些政策是损害他们利益的。在德国有一些很好的交通案例如“49欧元月票”,49欧元一个月可以去任何想去的任何地方,跑遍全德国,唯一不能用的就是高速列车。但如果住在一个村里,那边本来就没有公交车,这个票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公交车的体系,有一些非常好的模式可以起到帮助,比如将小巴、中巴进行共享,成为共享服务。在东德地区的农村有一些非常成功的案例,最早是将自己的家用面包车改造成公用的公交车,后来逐步形成更大的规模,变成一个机构、一整套体系。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倾听人们的声音,让居民参与到治理过程中特别重要。
首尔研究院智慧城市部主任金泰贤探讨了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趋势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未来城市会变得越来越智慧,人类也会变得更智慧,他们就会有更多时间去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待在家里,这就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所以城市规划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让每一个空间环境里的人可以以一种健康的方式每天过自己的生活。比如,可以在黄浦江边锻炼身体,把水岸都连通起来,让居民以一种更健康的方式生活。此外,自行车系统是很有用的,在首尔我们鼓励大家骑自行车,但只有在汉江附近是平的,其他地区都是有坡度的,所以只能在汉江附近骑车,上海的环境比首尔好,可以不断地尝试,鼓励大家更多地骑自行车。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徐明前分享了上海在城市更新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方面的做法。去年以来,上海开始探索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的创新:一是坚持“一个统领、五个统筹”,以“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为统领,统筹城市更新的任务、资源、政策、模式与力量;二是坚持“扩维升级”,将空间维度扩展到单元、片区,更大范围进行资源统筹,着眼于长期平衡、动态平衡;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三师联创”的工作机制,创新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上海在2014年提出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主要有三方面做法:一是通过一张社区规划图来满足人民“五宜”的需求,让老百姓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解决日常生活所需;二是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让专业人士下沉到社区,了解居民的需求,寻找可用的资源,统筹可用的空间,通过设计创新生活;三是通过“一图三会”的方式,包括事前的征询会、事中讨论会、事后评议会,让老百姓全过程参与社区规划的编制。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从制度、工具、行动三方面探讨了北京城市空间治理的实践经验。第一,北京与很多其他城市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性的地方。正是由于这种相似和差异,我们在制度建设上就显得特别重视。在不同的制度下,理顺制度下的关系,打破堵点和空白点,是将城市规划推行好、制定好的关键。第二,由于当前应对的挑战和重点发生了变化,很多城市规划的工具也要随之改变。在城市更新、韧性城市规划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新的工具,用这些新的工具去推动城市的运行。比如,社区规划里很重要的是规划师要深入基层,跟居民去沟通和协商,怎么能够快速准确地吸收居民的思路和想法,需要在工具上进行创新。第三,要将好的规划理念转化为中央部门、地方层面、公众层面、企业层面的种种行动。在规划之后,要有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甚至形成项目,将其变成能够推行的、有政策保障和新工具支撑的各项行动。 图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