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IC平行会场二——“城市更新和人文艺术”专场会议成功召开

  2023-12-08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png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和执行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指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要求,更高质量地实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六届大都市规划国际咨询会(MPIC)设立“城市更新和人文艺术”平行会场。2023年12月4日上午,该平行会场在上海成功召开。来自国内外规划、建筑和城市研究领域的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城市文化、城市更新、低碳绿色等议题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推动城市更新和人文艺术的融合发展,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为上海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国际力量。

2.png

  本次平行会场由上海市政府参事、同济大学教授唐子来主持,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徐明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帆出席会议并致辞。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徐明前表示,上海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在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致力将人文艺术融入城市美好生活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坚实的努力。“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城市的更新发展不仅关系到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更是对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会议以“城市更新和人文艺术”为主题,在当下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必要性。

3.png

  主题报告环节,5位来自国内外知名规划和建筑学院、规划设计院、建筑事务所的学者、专家,分享了各自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

4.png

  同济大学教授、原常务副校长,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伍江以“城市是生活的容器,更是文化的载体”为题做主题报告。城市空间应该具有包容性,城市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文化创造的可能性就越大,越可能产生人类伟大的艺术。城市是生活的容器,更是文化的载体。美好的城市生活是人们能够感受到不断提高的“幸福感”,而“幸福感”的核心是物质生活的富足和日常生活的便利。城市更新需要延续烟火气和市井味,不能有“洁癖”,公共空间承载的文化应该注重价值的多样性、形式的多元性,其逻辑的根本是指向无处不在的、更新各个环节中的普通人的幸福。

5.png

  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曼纽尔·布朗克(Manuel Blanco)以“马德里—大都会和水”为题做主题报告。他说水和城市息息相关。围绕城市与水的主题,马德里市开展了大量成功实践,比如通过对马德里河沿岸实施滨水区复兴,成功地将城市曾经的贫富区隔离带,转变为城市中最具有公共性和魅力的花园,改变了滨河的景观、活动以及马德里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现代艺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展示和规划一个城市,以及启发人们如何在功能之上、在日常生活之外更好地进行规划和设计。通过艺术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城市更多超现实的美,启发我们用全新的角度观察城市。

6.png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赵宝静以“上海推进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探索与实践”为题进行主题报告。她提出面对新形势,上海要聚焦破解突出难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规划、建设标准、管理要求,努力走出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新路。报告中首先回顾了上海城市更新的三个阶段历程和政策演变。随后,结合当前上海城市更新的实际问题,系统讲解上海探索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在规划资源领域的创新模式,包括形成七个方面的模式策略和规划资源实施意见等系列成果。最后,介绍了上海中心城重点地区十个城市更新试点的实践探索,通过“三师联创”,推进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实施方案的编制和落地的八项工作策略。

7.png

  丹麦盖尔建筑事务所总监高慕思(Rasmus Duong-Grunnet)以“共同繁荣的未来:低碳绿色城市更新”为题,介绍了《低碳城市更新手册》的相关探索。如何在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落实“双碳”目标?城市更新或许是关键。全球近4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建成环境,如果用改造代替所有新建,可以大幅减少碳排放。《低碳城市更新手册》从“建筑、街区、公共空间、城市片区及导则与政策”五个维度,详细阐述低碳绿色城市更新的做法。最后,他为上海市黄浦江公共空间改造点赞,浦江两岸 45公里的贯通岸线创造出“以人为本的世界级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服务沿线480多万居住和就业人群。

8.png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创始人张宇星以“春景梧桐—城村拼图”为题进行主题报告。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再次走入深圳南头古城。局部微更新将日常生活视作一种遗产,选取6栋城中村握手楼、2个城中村土地庙和2个城中村边角地共10个点位进行改造。媒介式策展则是将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契机,通过艺术的介入把日常生活变成一个最美的艺术品。城村拼图呈现出生动、幸福的场面,正如城市更新的最终目标不是为更新而更新,而是让生活本身变成人文和艺术。

  圆桌研讨环节,上述5位专家、学者围绕“城市更新和人文艺术”的主题深入研讨交流了对城市更新、绿色低碳发展的感悟和建议。

9.png

  曼纽尔•布朗克(Manuel Blanco)表示,上海和马德里应该互相学习和借鉴。所有艺术都具有包容性,我们要通过艺术的角度去审视城市的发展,因为用艺术家的眼光看待城市发展是很有趣的。艺术不仅是一种点缀于建筑之上的元素,也是一种了解和表达城市发展过程的方式。

  高慕思(Rasmus Duong-Grunnet)对上海更加绿色低碳发展提出建议,即要抓住机会,城市更新不仅是关注于眼下精细化、小规模的历史建筑改造,更应该思考如何制定长期目标与计划,可持续地开展城市改造,我们应该保持现有的雄心勃勃的状态。

  张宇星回应了如何从人文艺术的视角介入去推进城市更新。他指出现在的中国,特别是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尤其需要双年展和空间艺术季这样的形式,这代表了未来中国发展的新方向。城市不仅仅是物质空间,更需要内容、需要人的生活。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都在创造新的生活形态。可以借助空间艺术季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城市未来的价值。

  伍江回应了上海滨水公共空间如何促进上海城市的活力这一议题。现在通过“一江一河”的打通,把原来城市的消极边缘空间变成城市中心最活跃的空间,变成一个大公园,让大家走进去,这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是要让市民觉得这个公园是城市最好的公共活动的空间。最终,打造城市公共空间的目的还是为了带动整个城市活力。相信再过几十年,黄浦江苏州河两岸有望成为全世界滨水空间最高的标杆。

  赵宝静主要从三个方面思考了规划对城市更新和人文艺术的引领作用。第一,目标定位始终聚焦规划的引领作用,来推动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第二,顶层设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聚焦一条主线、两条辅线;第三,工作模式聚焦高水平的规划和高品质设计,强化设计赋能,突出高品质设计对于未来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和激发作用。

10.png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帆在总结环节表示,纵观全球城市的规划设计实践,“以人为核心”的城市有机更新已成为共同理念,“城市更新和人文艺术”的有机融合已成为主流趋势。五位专家的主题报告和圆桌研讨分享,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意识到,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产业强化和空间更新,更需要人文艺术培育和滋养,从而激发城市的文化活力和发展竞争力。未来的城市将是“开放、包容、多元”的。在这里,城市的文化富有质感、城市的空间富有温度、城市的生活富有魅力、城市的灵魂富有想象,人民的生活将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本次平行会场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