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论坛】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大都市规划的战略思考——挑战与未来

  彭震伟

图片1.png

  城市概况

  千年积淀、百年沧桑,铸造了上海的城市功能、历史格局,塑造了上海的城市精神。上海先后编制了六版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上海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五个中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突破。

图片2.png

图片3.png

 城市目标愿景

  上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上海的高质量发展。201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35》(以下简称“上海2035”),强调了建设“五个中心”,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愿景。

图片4.png

  上海的挑战与未来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央对上海提出了强化“四大功能”的要求,包括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

图片5.png

  结合同济大学领衔承担的“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五年的第三方评估工作,就五个方面谈一些发展思考。

  1. 区域协同和空间发展

  上海大都市圈层面,上海与周边城市已经基本形成了紧密的1小时同城圈。市域层面,按照“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规划理念,构建“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四级城乡体系,不断优化市域空间格局。

图片6.png

  目前上海仍面临众多挑战。长三角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仍需提升,未来需要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上海大都市圈城市间网络连通不足,未来需要加强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同,推动城市间交通网络直联快通,临界地区空间布局统筹和资源互济共保等。上海市域层面空间资源有限,新城功能有待提升,未来要进一步统筹主城区和新城的协同发展,增强新城综合功能,加大乡村振兴实施力度。

  2.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科技创新和强化高端产业的引领功能,是上海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突破。在产业创新上,制造业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功能地位显著增强。

图片7.png

  当前上海面临的挑战,一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还有待提升,未来需要进一步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新旧动能转换接续还不畅,未来需要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三是对新技术、新经济的多元空间需求与融合发展应对不足,需建立功能复合、弹性适应和集约高效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四是激发创新活力的服务供给与公共环境亟待改善,要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环境品质吸引全球的创新人才。

  3. 人民生活和城市文化

  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着力提升住房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共空间品质,建设“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同时,持续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和加强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持续挖掘和保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城-镇-村”全覆盖的保护体系。

图片8.png

  目前上海面临的挑战,一是空间资源紧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需创新探索更加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二是公共服务仍不均衡、不充分,需要全面提升公共服务的精准匹配水平,以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等城市人口结构变化。三是还要持续挖掘传承和发展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4. 绿色低碳和安全韧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上海着力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等四大生态区域,构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空间体系。在安全韧性方面着力加强粮食、水资源、能源、综合防灾等重大安全领域的支撑保障。

图片9.png

  目前上海面临的挑战,一是生态空间仍亟待优化,需进一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要强化海陆生态协同,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二是绿色低碳转型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要积极稳妥推进“双碳”战略,深化重点领域结构调整。三是要全面提升城市韧性水平,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重大风险。

  5 城市治理和智慧城市

  习近平主席对上海提出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近年来,上海不断探索超大型城市的治理模式,加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城市一张图全息孪生系统。但是,上海在城市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上还面临不少挑战需要加以认真的研究和应对,要坚持多元共治、智慧共享,探索超大城市的社会治理新路径。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面向未来,上海将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

  专家简介

  彭震伟,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同济大学上海新城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主持完成“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发展与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研究”、“上海与长三角区域城镇群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等课题研究。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