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城市生活脉络

 2023-07-11 童明

《2023年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方案》提出实施专业创新示范行动,加强专业技术力量支撑,全面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提升城市烟火气和精细化治理能力。本文着重介绍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的社区规划工作的代表性案例,为当下广泛开展社区生活圈行动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转变工作理念

社区生活圈的建设是城市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即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提升社区服务的可及性,以实现舒适便利、生态宜居的高品质城市人居环境。无论从政策还是学术层面解读社区生活圈概念的提出,均不同程度地指向了空间规划由抽象理论向现实领域的回归。社区建设关注点从物质环境建设转向生活品质提升,不仅表明了城市居住空间组织与设施配给逻辑的调整,同时也昭示了中国城市化从粗放发展走向精细化管理的深刻转型。

社区生活圈理念所对应的范畴是日常生活,因此其工作对象主要聚焦于城市微观领域,即与居民衣食住行和日常交往紧密相关的空间范畴。生活圈的行为特征以步行为主,其空间有效性体现于邻里街坊与街道层级的连通性,以使人们在最亲近的空间尺度层级得以紧密连接。从这一角度而言,“15分钟”、“5分钟”等宜居生活指标,不仅体现着居民在实现日常生活所需时的便利程度,同时也是城市空间网络丰富性与连通性的综合结果。

相较以往,人们在社区中的生活、交往显得更加动态且复杂,生活圈营造也需要从对于理念与愿景的探讨转向对于实施性操作策略与具体方法的深入研究。尤其随着当前老旧社区更新工作的广泛开展,人们迫切地需要在空间设计与实施路径方面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示范案例,以便更好地开展旨在提升社区环境品质及其公共服务效能的社区更新工作。

当下社区生活圈更加关注对既有城市环境的整合与提升,新增与既有设施需重新考察如何进行恰当衔接,以使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方式与不断变化的居民需求之间形成良好的对应关系。生活圈中由大及小、不同尺度层级的空间圈层,将自然对应着不同功能诉求的行为活动,并相应地决定了不同服务能级的设施配给。而这也引出了当前社区生活圈建设的目标和重点:

(1)作为一种实体性存在的“圈层”,生活圈应当与鲜活的、不确定的“社区生活”相适配;

(2)作为城市精细化发展的一种表达,生活圈建设应同在地性的因素精准相适;

(3)作为一种以实施为导向的物质性操作,生活圈应更有效地展开建造并提升既有生活环境的品质。

二、营造生活脉络

生活圈建设的重点对象大多是既有城市环境,相较新建商品房住区,老旧社区往往在建造阶段就由于条件所限而普遍存在着社区结构不完整、设施不齐全、管理不对位以及空间资源紧缺等突出问题。随着快速城市化的冲击,这类空间又因各类历史原因出现了产权关系复杂、维护资金不足、老龄化严重等困境,如今明显在物质环境与公共生活方面退化严重。如何妥善处理其空间问题背后复杂的社会矛盾,有效地凝聚公共行动,并于实施过程中体现更为广泛的社会公平性成为一项难题。因此,通过物质环境建设,即空间整体层面的结构性衔接,与微观具体层面的灵活性提升,可以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宜居环境,但目前需要通过更多具体性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探索与推进。

从生活圈空间组织层面的实施机制出发,探讨社区生活圈的具体营造策略,并以连接城市生活脉络为操作方法,于现实环境中具体落实这一理念。其中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的甜爱路环境整治,通过微小节点的针灸式调整,实现街区整体性的环境保护与功能提升;浦东新区金桥镇的佳虹花园通过调整围墙、增设曲线风雨游廊,不仅成功地将原先散落的环境资源整合到一起,也为更大范围的社区环境带来了活力;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的昌里园针对因拆违整治而留下的、长达350多米的消极空间,通过一段线型园林的设计有效地凝聚和激发小区的公共交往。

图片1.png

图片1.png

图片1.png

浦东金桥镇佳虹花园,2018

图片1.png

图片1.png

浦东新区昌里园,2020

三、重塑有机连接

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的更新工作通过社区三年行动规划的编制以及具体项目的落地建设,对老旧社区生活圈的建设展开了跟踪研究,着重探讨了如何从城市公共系统角度出发,将“15分钟生活圈”等社区发展政策与具体实践环节衔接起来,使之落实成为可操作、可实施、对居民日常生活具有实质性提升的项目。

作为一个典型的城市老旧生活片区,漕溪地区体现了社区工作中的许多普遍问题。尤其东侧的华富社区,由于成形于上世纪90年代初,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公共环境狭小、空间零散碎化且物质性衰退严重,加之社会变迁所带来的流动人口上升、老龄化突出以及机动车数量增长等问题,使原本有限的公共环境进一步退化,导致了当前区域内先后建设的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周边城市区域之间均存在明显隔离,日常生活较为不便。

(1) 分层构型生活空间

经深入调研,设计团队根据该地区现有生活圈层级结构与功能要素,基于连接分形城市的理论,建构了社区空间结构改善框架,并通过微更新的方式,针对性地有序分批实施具体项目,以期从不同层级生活圈内的生活需求与供给配置角度出发,建构社区公共空间及其支撑性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以更好地提升社区生活的便利度与舒适性。

图片1.png

徐汇区漕河泾社区规划,2019-2022

基于漕溪地区现有的生活设施分布情况,设计团队将潜在的生活圈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以沪闵路、龙华西路、漕宝路为边界的地区级生活圈,其二是沿凯旋南路东西两侧的漕溪社区与华富社区生活圈,其三是以各个小区公共环境为节点的单元级生活圈。

图片1.png

凯旋南路规划结构示意:从“分界线”到“中轴线”

围绕地区层面(district)、片区层面(sub-district)、社区层面(neighborhood)这三个层级的思考,既来自于设计团队对在地性环境因素的考察,也来自于城市系统的构型原理——不同层级社区生活圈在空间结构上意味着不同的辐射范围,以及不同的服务人群与服务内容,其目标在于从社区整体层面上构建一种层级性的路径连通体系。

(2) 识别激活关键节点

与之相应,具体的实践操作也将从这三个层次的空间设计着手,以引导资源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处理生活圈不同层级间的协同关系,通过梳理居民行为特征与步行系统,将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空间结点衔接起来,从而在既有的与设想的结构体系中获得平衡,并以此为基础决定现实环境中的操作策略。

同时,在真实的实施操作过程中,仅凭结构性的规划构想并不足以推动复杂系统工程的实现,因此生活圈的营造需要一种针灸式的精准操作,在不同层级、类型空间的交界处,通过连接断点、融入功能,将碎片化的空间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化的街区公共空间结构,以将现有被分隔布置的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居住、工作、休闲等城市功能整合贯通。

图片1.png

凯旋南路规划结构示意:从“分界线”到“中轴线”

设计团队针对漕溪地区中部与东部生活圈服务设施不足的现状,结合街道的社区行动计划,将完善社区生活圈的操作梳理为了9个可独立实施的具体项目。其中既有从凯旋南路沿线重要公共空间资源节点的改造入手,激活公共空间功能;也有通过支路的贯通缝补公共网络步行,以连接东西社区,进而培育能够蔓延辐射整个区域的网络结构;还有以重构社区内公共空间系统和服务设施的连接关系为目的,最大化发挥设计工作对城市存量空间激活杠杆性效用。

(3) 分段有序推进实施

由于生活圈建设是一项时间性的工作,它不仅包含当前新的投入,同时也包含以往发展过程中所累积下来的城市因素,因此生活圈的营造也是一项拼贴、持续、动态的工作。

在整体结构上针对服务缺失的问题,采用拼贴式的操作策略利用既有空间与设施进行补足;在不同层级生活圈的关系处理上,依据具体情况以不同层级的服务目的、服务人群为基准,重新整合其空间与功能衔接关系。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所涉及的项目分阶段地进行沟通协调,条件成熟一个就实施一个,以期形成一种有计划、分步骤、可落地的社区规划实施路径。

图片1.png

华富社区公共弄堂空间脉络重构示意图(改造前后)

图片1.png

华富社区公共弄堂空间改造后鸟瞰图

四、结语

由于在现实的城市环境中,不同层级的生活圈往往不存在清晰的结构关系,从而呈现出相互叠加嵌套的混杂状况,因此需首先针对具体环境中不同类型与层级的公共设施做出相应的特定分析,依据其功能内容与辐射半径,重新考察整体服务状况。

由此,对于当前广泛开展的社区生活圈建设而言,不仅需要更多微观层面的实践经验来丰富对于“社区生活圈”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更加需要以一种更具系统性的框架性结构,来理解“社区”与其背后支撑性的城市系统与社会系统间紧密的嵌合关系。只有通过这样一种社区生活圈空间网络的构建策略,才能提升城市整体环境的连通性,为日常生活领域社会活力的发生提供适宜的空间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