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三):活力空间 发布日期:2024-01-25
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三):活力空间
2024-01-25 市规划资源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推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上海市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组织开展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评选工作。本次评选包括“温馨家园、睦邻驿站、活力空间、漫步绿道、共享街区、烟火集市、艺术角落、人文风貌、美丽乡村、治理创新"等十个赛道,通过专家评审,评选出81项创新创意、优秀组织案例;通过网络公开投票,选出最喜爱的37个优秀案例。本次优秀案例评选,是上海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参与生活圈行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建设者的鼓励和肯定,为未来持续开展生活圈行动提供了示范样板。
本篇将介绍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活力空间”优秀案例。
“活力空间”优秀案例名单
优秀案例代表合影
长宁区乐颐生境花园
所在街镇:长宁区新泾镇
组织者: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人民政府、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绿八居委会、上海市长宁区虹桥、中山公园地区功能拓展办公室
设计者:上海丕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人民政府、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绿八居委会
乐颐生境花园蝶恋花溪
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思想,利用本土植物培植还原土地原有生态系统,乐颐生境花园划分为四季花园、生境驿站、蝶恋花溪、疗愈花园、自然保育等五大功能区,包含日观天象、白鹭观澜、岩石花园、心灵索桥等“生境十八趣”,以视“绿”、听“风”、嗅“香”、味“果”、触“岩”等五感令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力量。
通过居民区的广泛宣传、深入发动、集思广益、全体参与,真正把生境花园的建设运营过程转变为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的过程,实践成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载体。乐颐生境花园2021年立项设计建成后,获首批市级“家门口好去处”称号,同年9月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杨浦区彩虹花园小微空间更新项目(同时获得公众投票“传播示范奖”)
所在街镇:杨浦区五角场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五角场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规划师刘悦来、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规划师李晴
彩虹花园墙绘
国顺路400弄小区为老旧小区,缺乏绿化休闲空间,改造前场地处于荒废状态,是一个典型消极的空间,社区规划师团队联合四叶草堂和社区志愿者,在居委、业委和物业支持下开展了自下而上的共建行动,整个改造没有使用街道的资金,也没有使用居委的经费,费用均来自共建单位和公益基金支持,志愿者都是义务劳动,工程虽小却汇集各种资源,参与人群多达百人。
花园不大,作用不小,通过花园激发了社区的活力,汇集了多位社区能人和达人,成立了“浇个朋友”社区营造团,为社区空间持续更新培育了队伍,这次自下而上的多方共建实验,为社区其它微更新的提升提供了样板;项目受到了多方关注,媒体报道11次,此外一系列的新想法都在酝酿,项目为社区持续为更新播下了萌发的种子。
普陀区百禧公园
所在街镇:普陀区曹杨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上海市普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设计者: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刘宇扬建筑设计顾问(上海)有限公司
百禧公园
百禧公园位于曹杨路875号,全长约880米,宽度10-20米,基地面积10165平方米,建筑面积2892平方米,主体为钢结构。
把公共空间中“被遗忘的角落”打造成为城市更新中承载记忆、讲述故事的“金角银边”,提升城市活力。该项目所在位置为空间狭长且窄的原曹杨铁路农贸市场和综合市场旧址,通过三层的立体折叠3K长廊设计(半地下的K1艺术展廊,地面的K2休闲活动廊,架空的K3云上廊),最大程度增加活动空间和体验感,并在设计中刻意保留了部分老墙面、老标识等,利用巧思的时尚设计让历史的纹理通过城市更新成为富有活力的一笔,成为“非典型性公园”的代表之作。同步植入艺术装置和艺术活动,园内有大大小小艺术作品近百件,形成“街头艺人”“时尚工装秀”“潮童音乐会”等多个艺术活动品牌,成为居民群众乐享艺术生活的时尚新地标。
徐汇区永嘉路口袋公园
所在街镇:徐汇区天平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徐汇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天平路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上海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运营者:pocketpocket口袋咖啡
永嘉路口袋公园-被围廊包围的“院子”
项目将危房拆除并改造为供市民公共交流的活动空间,设计主要引进了钢木结构的开敞围廊,围廊下设有座位,中间广场为旱地喷泉,塑造出宜静宜动的空间氛围和多样的空间使用可能。口袋广场尽头的一端设有便民服务站,和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砖红色的铺地和嫩绿色的钢柱与面前的街道、两侧的住宅积极融合在一起,形成来往行人、附近居民眼里喜爱的风景。
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昌里园
所在街镇: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周家渡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上海梓耘斋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浦东新区东宝市政实业有限公司
昌里园中段藤架
项目运用传统修补匠的营造策略,给街边让出了一处线性延展的社区生活舞台,促发使用者产生多种自发的场所活动,成功塑造了一个内涵丰富、空间共享的公共场所。
徐汇区康健体育公园
所在街镇:徐汇区康健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康健新村街道办事处
运营者: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康健新村街道办事处
康健体育公园智能跑道
项目打造开放共享、全龄友好、智慧赋能的社区运动活力空间,拥有智慧健身步道、足球场10多项功能设施,获评首批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
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阳光运动场
所在街镇: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沪东新村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上海体育大学戴焱淼劳模创新工作室
运营者: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博兴路第三居民委员会
沪东新村街道博三小区阳光运动场
项目通过丰富有趣的线下场景与便捷实用的数字工具,为青少儿群体提供家门口的“放电场”,同时兼顾全龄人群的健身休闲需求。
静安区林绿空间生态样板
所在街镇:静安区大宁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静安区大宁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上海市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华润置地上海公司客户关系部
设计者:上海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市静安区大宁路街道云平居委会
林绿空间生态样板大宁路街道疗愈花园
项目通过林绿空间的建设满足居民各类需求,并推动社区需求、社区资源、社区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杨浦区双阳公寓小区云朵乐园更新项目
所在街镇:杨浦区大桥街道
组织者: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组织部、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大桥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规划师陈泳、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规划师陈强、上海道之辰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精典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云朵乐园跳格子和无障碍连续健身步道
项目通过精心搭配选用物料,通过无障碍、照明、色彩等人性化要素复合,打造社区生活“场景”。
虹口区曲阳路巴林乐园儿童乐园
所在街镇:虹口区曲阳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上海市虹口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设计者: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曲阳路巴林乐园
曲阳路街道周边学校多,儿童缺少户外活动场所。设计团队以“折叠的时光圈”为设计理念,从展示性、功能性、趣味性与美观性出发对曲阳路街道社区进行提升。形成虹口曲阳“最美的街道”。
宝山区高境镇新境地公园+党群服务中心B区
所在街镇:宝山区高境镇
组织者: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人民政府、上海市宝山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宝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设计者: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党群服务中心
高境镇新境地公园
项目旨在以“公园+”的理念提升地区品质,通过场地资源再利用、开放式设计、智慧技术等打造日夜可游的城市公园。
杨浦区“安康和美图”党建微花园
奖项:人民满意奖
所在街镇: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
组织者: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组织部、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长白新村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社区规划师李彦伯
“安康和美图”党建微花园公共环境提升
项目通过改善老旧社区环境不够美观、公共环境较为匮乏、居民活动空间不足等情况,并签订微花园居民自治公约、构建街区网格化党建机制。
杨浦区政悦路社区市民运动球场更新项目
奖项:幸福体验奖
所在街镇: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新江湾城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上海宏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
政悦路市民运动球场
项目充分听取居民意见,铺设弹性保护地面、增加智能化管理系统、照明系统、休憩区域等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
浦东新区三林镇“飞龙园”和“潜龙园”口袋公园
奖项:匠心创意奖
所在街镇:浦东新区三林镇
组织者: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人民政府
设计者: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城镇运行管理办公室、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社区建设办公室
“龙飞园”和“潜龙园”儿童游乐区
项目两座口袋公园的设计语言源自三林镇舞龙文化和非遗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生活休憩有机结合,打造儿童的娱乐设施、年轻人的健身步道、老年人的休憩场所,形成“小而美”的城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