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六):烟火集市

  2024-01-30  市规划资源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推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上海市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组织开展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评选工作。本次评选包括“温馨家园、睦邻驿站、活力空间、漫步绿道、共享街区、烟火集市、艺术角落、人文风貌、美丽乡村、治理创新"等十个赛道,通过专家评审,评选出81项创新创意、优秀组织案例;通过网络公开投票,选出最喜爱的37个优秀案例。本次优秀案例评选,是上海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参与生活圈行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建设者的鼓励和肯定,为未来持续开展生活圈行动提供了示范样板。

  本篇将介绍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烟火集市”优秀案例。

1.jpg

  “烟火集市”优秀案例名单

2.jpg

  优秀案例代表合影

3.jpg

  普陀区高陵路集市

  所在街镇:普陀区真如镇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真如镇街道办事处、上海市普陀区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普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设计者:瀚立商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运营者:瀚立商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万聚邻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4.png

  普陀区高陵路集市一楼菜场

  高陵集市的前身是传统菜市场,为响应上海市对于数字化菜市场改造计划,2019年由瀚立商业公司开始接手升级改造,在普陀区真如镇街道指导下倾力打造“便民一刻钟生活圈”。通过数字化改造和多元化业态植入,传统菜场升级成为集菜场、餐饮、党群服务于一体的综合集市,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社区服务。一楼菜场使用面积将近3600平方米,铺位130个左右,为“便民一刻钟生活圈”居民菜篮子,提供支持和保障。高陵集市在设计风格上融入了老上海元素,并引入了多家老字号品牌、特色小吃,成为海派风网红集市打卡点。

  二楼建筑面积将近2700平方米,作为真如镇高陵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了党群共享空间、网格化管理指挥中心,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社区交流空间和活动场景。同时也配置了老人日间照料、社区食堂、便民服务站、儿童成长中心、社区大舞台、共享健身空间等设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高陵集市也成为了社区服务阵地和居民身边的会客厅。

5.png

 杨浦区大学路限时步行街(同时获公众投票“幸福体验奖”)

  所在街镇:杨浦区五角场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五角场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五角场街道办事处

  运营者:杨浦中央社区发展有限公司

6.jpg

  杨浦区大学路限时步行街入口标志

  围绕“扩需求、促消费、稳增长”,街道在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推动大学路限时步行街换新开启,让园区人才、高校学生和社区居民拥有一个宜居、宜业、宜养、宜游、宜学的公共会客厅,迈出了校区园区化、园区社区化、三区一体化的坚实步伐。

  强化资源整合,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区支持”模式,推动各方协调联动。突出经营特色,明确“科创+文创”发展方向,打造优质产品首发地。加大线上引流,对接在线新经济企业,打造商圈“夜间流动直播间”。坚持精细化管理,建立例会制度,对外摆位实行“一户一方案”。

  开街以来,限时步行街销售额、客流量大幅增长,对促消费、聚人气有明显推动作用,并获多家媒体报道。

 静安区安义夜巷

  所在街镇: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运营者:上海吉祥房地产有限公司

7.jpg

  静安区安义夜巷

  全长264米的安义路,不仅为市民休闲提供了开阔的室外场所,还通过不定期举办各类限时开放的文化活动,丰富市民游客的文旅消费新体验。

  “安义夜巷”致力于打造一个供市民游客体验文化生活、享受艺术气息、汲取快乐源泉的周末目的地。2019年“安义夜巷”首次亮相就广受好评,成为全国性现象级热门地标。

  作为上海超人气集市IP,近年来“安义夜巷”仍在不断更新。一方面不断强化文化体验休闲功能,通过导入时装秀、文创集市、艺术表演、健身休闲等活动,联动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上海第四届环球美食节等大型活动,努力打造海派城市文化的展示地。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夜间经济活力,通过美化街区灯光和街景,引入精酿啤酒节、亲子荧光活动等各类夜间主题活动,成为上海周末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8.png

  青浦区蟠龙城中村

  所在街镇:青浦区徐泾镇

  组织者: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人民政府

  设计者:伍德佳帕塔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运营者:瑞安新天地(上海)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9.png

  青浦区徐泾镇上海蟠龙天地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优质社会开发运营主体,因地制宜打造江南文化商业地标,并配建公园绿地、文体设施,改善城市形象和社区生活品质。

  杨浦区“阳普邻里”菜场更新项目

  所在街镇:杨浦区定海路街道、殷行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殷行街道办事处、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定海路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建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徐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杨浦商贸(集团)有限公司

10.png

  杨浦区“阳普邻里”振原菜场

  通过业态调整、场景升级,将传统菜场升级为集餐饮、文化、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商业中心。

 嘉定区嘉保菜市场

  所在街镇:嘉定区菊园新区

  组织者: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嘉定区商务委员会

  设计者:上海杰宝大王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菊园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11.png

  嘉定区嘉保菜场智慧大屏

  引入智慧菜场管理系统,实现摊位信息公示与评价、智慧巡查、智慧溯源、线上运营等功能,推进菜场“管理标准化、交易数字化、服务便利化”。

 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西凌家宅路段更新项目(同时获公众投票“人民满意奖”)

  所在街镇: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黄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区精细化办)、上海市黄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黄浦区地区工作办公室、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半淞园路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美术学院人文环境研究联合工作室

  运营者: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半淞园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黄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上海南房(集团)有限公司

12.png

  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西凌家宅路段口袋公园

  围绕“五宜”目标,全覆盖、规模化、集成式推动更新。推进美丽家园工程,建设宜居社区;美化骑楼通道与立面,打造宜业街区;改善街道环境品质,营造宜游空间;联合学校成立“儿童议事会”,共建宜学街区;建设综合为老服务站,完善宜养功能。打造“西凌营造站”,发动多元主体参与街区共建。

  徐汇区田林路街区更新

  奖项:美好创作奖

  所在街镇:徐汇区田林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田林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13.jpg

  徐汇区田林路街区口袋公园

  将道路作为居民日常户外活动的载体,结合大数据人流密度分析、利用街道两侧拆违空地以及闲置空间资源,选取并打造了一系列社区公共空间节点,通过整治沿街商铺立面、建立社区特有的视觉系统,有效改善了街道形象,并植入了街区文化。

14.png

  崇明区新村乡稻香生态市集

  奖项:匠心创意奖

  所在街镇:崇明区新村乡

  组织者:上海市崇明区新村乡人民政府

  设计者:新村乡稻米文化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运营者:上海新村稻米文化有限公司、上海市崇明区新村乡各村村委会

15.jpg

  崇明区新村乡稻香生态市集活动现场

  以稻米产业为基础,挖掘稻米文化内容,结合农旅、文旅服务功能,成功打造了一个集现场演出、多元社交、美食文化、沉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本土市集品牌。

  杨浦区水丰路公益街区

  奖项:传播示范奖

  所在街镇: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延吉新村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上海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运营者:上海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璐安社区服务中心

  杨浦区水丰路公益街区面向青少年开展公益活动

16.jpg

  利用核酸采样亭、空地等闲置资源,拓建公益服务场地;与社区爱心企业开展合作,结合居民需求拓展公益服务功能;共策公益活动,培育内生力量,激发公益理念,共同打造睦邻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