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七):艺术角落 发布日期:2024-01-31
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七):艺术角落
2024-01-31 市规划资源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推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上海市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组织开展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评选工作。本次评选包括“温馨家园、睦邻驿站、活力空间、漫步绿道、共享街区、烟火集市、艺术角落、人文风貌、美丽乡村、治理创新"等十个赛道,通过专家评审,评选出81项创新创意、优秀组织案例;通过网络公开投票,选出最喜爱的37个优秀案例。本次优秀案例评选,是上海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参与生活圈行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建设者的鼓励和肯定,为未来持续开展生活圈行动提供了示范样板。
本篇将介绍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艺术角落”优秀案例。
“艺术角落”优秀案例名单
优秀案例代表合影
松江区叶榭镇井凌桥村
所在街镇:松江区叶榭镇
组织者: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人民政府、上海市松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设计者: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
松江区叶榭镇井凌桥村艺术装置《稻珠》
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为契机,将艺术植入井凌桥村,以公共艺术为载体展现丰富的乡村风貌及民俗文化,同时激发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力。作品选取了井凌桥村的特色花卉产业及水稻产业作为创作的两大主题,结合井凌桥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物景结合为美丽乡村带来更多的生机。
设计秉承的理念是将作品不仅仅作为一件仅供观看的雕塑,而是真正能够唤起当地村民内心认同感的,会视作自己家里一部分的东西。因此希望通过作品寄物于情,物化乡愁,重构井凌桥村的乡愁记忆。乡愁记忆不再被局限于传统的稻田和鲜花,而是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当乡亲们回家的路上,发现远处望去,那熟悉的田野伫立着一颗独特的“稻谷”,这不仅仅是一处地标,而是看到了家的方向,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夏日晚餐后,人们散步至小河边,“花落几何”散落在河道两侧,在夜幕降临时点亮,村民们聚在这里,共度时光,这里成为了自发形成的小型社交广场。
以“物”“展”“演”三种形式将艺术植入乡村,从多种维度传递乡村的生态之美,激发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物”即通过艺术装置的介入优化生态环境,激活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力;“展”即通过艺术展览的形式呈现丰富的乡村风貌与民俗文化,以艺术为媒介传递并唤起对乡村生态的关注与保护;“演”即通过系列艺术活动,让村民和外来者有更深入的互动,让乡村文化得到更有效的传播。
黄浦区万家灯盏
所在地区:黄浦区
组织者:上海市黄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设计者: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造物实验室、上海造物舍文化策划艺术工作室
运营者:上海臻昆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月森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黄浦区苏州河畔的艺术灯装置《生态之光》
万家灯盏是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黄浦区展区的社区艺术灯装置。设计团队运用可持续材料创作了两款公共艺术装置,旨在传播低碳理念,点亮大众对可持续生活的关注。
《生态之光》位于苏州河畔,作品通过3D打印的咖啡渣拓片呈现出咖啡之光,咖啡渣上印有可持续物质的化学元素,通过艺术的抽象叠加,照亮循环相生的可持续未来。
《传承》位于半淞公园滨江驿站,作品采用上海黄浦非遗海派绒线编结形式,使用回收钢材编结出含苞待放的白玉兰灯盏,图案展现一江一河水纹风貌,以老城厢的非遗魅力再现上海世博会践行“美好城市”的主题精神。
浦东新区东昌路街角花园“为爱上色”行动
所在街道: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
设计团队:立邦投资有限公司“为爱上色”项目组、FELIX_勺子(《CANDYFLOWER》设计师)
浦东新区东昌路街角花园墙绘作品《CANDYFLOWER》
“陆家嘴为爱上色+墙绘计划”是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与立邦为爱上色项目共同发起的公共艺术项目。结合浦东新区缤纷社区计划要求,项目在陆家嘴区域选择适宜点位,邀请艺术家以“儿童关怀及动物保护”为主题开展墙绘创作。项目旨在创造城市独特人文艺术风景,唤醒更多城市人对儿童以及濒危动物的关注,并提升社区居民的艺术素养,培养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规划和治理的意识。
东昌路街角花园位于陆家嘴商务区与住宅区的交界地,由拆违后的闲置场地改造而来。近年来,在“为爱上色”行动的支持下,街角花园附近先后落地了《晨日摘花》(设计师DAAS)和《CANDYFLOWER》(设计师FELIX_勺子)两幅墙绘作品,有效激活了老旧公共空间。墙绘创作方式也由艺术家专业墙绘发展为了“参与式”墙绘——由墙绘艺术家团队联同社区居民、企业志愿者一起参与作品实施,成功引导居民参与社区营造,有效提升社区凝聚力。
金山区“上海廊下郊野公园”艺术角落——下腰女孩
所在街镇:金山区廊下镇
组织者: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人民政府、上海市金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金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设计者:上海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尤艾普艾艺(上海)文化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廊下郊野公园管理有限公司
金山区廊下郊野公园艺术装置《下腰女孩》
以廊下镇金色麦田为基底,结合在地文化,植入艺术雕塑,为当地居民和城市游客带来更丰富的空间体验,重新激活场所,体现了“城市空间与自然基底”“艺术高度与居民生活”“在地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三大融合。
静安区曹家渡市民园艺中心(同时获公众投票“人民满意奖”)
所在街镇:静安区曹家渡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静安区曹家渡街道党工委、上海市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
运营者:上海帝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静安区曹家渡市民园艺中心
以打造市民家门口的园艺与艺术生活场景式空间为理念,为市民提供公益宣传、园艺课堂、养花咨询、绿植零售、周末市集、艺术展览等服务,让公众从打造窗阳台开始,培育社区共建力量。
杨浦区蘑幻森林桥下空间更新项目
所在街镇:杨浦区控江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控江路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杨浦区蘑幻森林桥下空间
以“生态共融、水岸联动、活力共建、文化共创”为目标,利用绿化、彩绘等方式美化高架,并在桥下空间植入城市家具、游戏场地、体育设施,使之激活成为可驻足、可休憩、可交往的公共空间,满足周边居民的多元休闲需求。
杨浦区龙江路街角花园更新项目
奖项:幸福体验奖
所在街镇:杨浦区平凉路街道
组织者: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组织部、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平凉路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杰联展览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杨浦区龙江路街角公园
通过社区规划师全过程协调、社区居民全过程深度参与、政府部门全过程推进的“协作式”更新,项目利用拆违后的闲置资源打造了具有景观赏识、游憩健身、文化展示功能的社区街角花园。
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康健路
奖项:匠心创意奖
所在街镇:徐汇区漕河泾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漕河泾街道办事处、上海市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设计者: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运营者: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漕河泾街道办事处
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康健路街心花园
从“街道角落”入手,考虑老幼居民交往、活动休憩等习惯,通过打开街角、增容休憩、丰富绿植、美化街角、安全标识、规范停车等手段,融合本地特色,量身打造街角花园特色元素,为居民提供“小、多、匀”“精、优、美”的街角绿地、广场等,营造高品质公共空间。
杨浦区彰武路彩虹公园更新项目
奖项:传播示范奖
所在街镇:杨浦区四平路街道
组织者: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杨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四平路街道办事处
设计者: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社区规划师张尚武、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社区规划师冯高尚、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杨浦区彰武路彩虹公园
秉持“老龄友好,儿童友好;微改造、精提升;多方参与,共同缔造”的理念,结合居民诉求打开街角封闭的景观绿地,通过设置弧形座椅、铺设塑胶铺地,将其改造为一处可供老人休憩、儿童玩耍的安全场所,成为邻里街坊的人气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