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15分钟的路面,可以体验到多少种生活的乐趣? 发布日期:2023-07-17
一段15分钟的路面,可以体验到多少种生活的乐趣?
2023-07-17 三林镇社建办、团委、杨东社区、社工站
7月14日傍晚,杨南路街区变得不同于往常,在杨南路的灵杨菜场、恒宇幼儿园、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翰城服务站、云台路980车站广场四个点位上,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杨南路”;街区居民们在“林小舍”展板前驻足交谈,畅享着理想街区的样貌;骑行的队伍驶过沿途风景,带着一份独有的青春洋溢;爱心接力墙前,摆满了居民们捐赠的物资,给喧嚣都市增添一抹暖色;巴士站变成了音乐广场,悠扬的乐声中,用一杯咖啡赶走一身疲惫......
一、小小规划师看“杨南”
在小小的心中,筑大大的梦想。活动前期,小朋友们在听取了设计院对杨南路的设计概念介绍后,以简单的线稿画出了“心中的杨南路”,活动当天,在恒宇幼儿园内用一支支彩笔为原本单调的线条增添了色彩,用儿童视角规划杨南路,给这条路增加无限的可能性。绘画完成后,孩子们被授予了“小小规划师”证书,小脸上纷纷洋溢起了满满的自豪感。
恒宇幼儿园门前的自行车迷你游戏体验区,吸引了往来居民亲手体验
活成一道光,有时只需要一面墙。此时位于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外墙的修车摊,已经改换了新面貌。原本朴实无华的便民摊位,已被爱心企业认领的“爱心接力墙”与“共享书柜”装点一新。家中闲置的衣物、书籍在这面爱心墙上,得以传递流转,从而促进二手物品在社区充分流动。孩子们在了解“爱心墙”的理念后,踊跃地拿出家中闲置衣服与书籍,献上爱心。
便民服务区吸引到附近居民进行医疗咨询服务
是车站,也是音乐广场。暑气褪去的夜晚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微晕的灯光、咖啡的香气、简易的帐篷,孩子们有的在亲子二手集市摊位前流连,有的被精彩舞台表演所吸引,有的在公交站点驻足欣赏同龄人的画作。登上上南公交为本次活动提供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公交专列,孩子们即将开启下一站旅程。
回归市集烟火,奏响便民生活交响曲。夜晚的灵杨集市东南广场区人流攒动,火热的气氛展现出三林镇的多元魅力!穿过“杨南路设计效果图”与“金点子征集墙”,亲子市集、萌宠社群、便民服务系列摊位吸引了大批人流,等待孩子们的是塌饼制作“工坊”。料理台前,孩子们学着老师傅的手法,有模有样的开始揉面、加馅料、封口、压扁成型......小脸上沾到面粉,笑嘻嘻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二、专家助力建设“蓝图”
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各类设施和公共空间的布局要遵循步行可达、相对集中、高效复合的原则,还要兼顾居住在社区边缘的居民。在前期筹备环节,三林镇邀请到规划设计、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们作为观察智囊团,多维度提供专业服务支持。
本次活动中还加入了骑行环节,骑友们先后经过国际前滩社区,文韵懿德社区,最后来到美好杨东社区,一路上用手机记录所见所得,同时也感受到三林镇整体统一的发展布局和三大社区不同的发展定位。
三、“墙墙联手”下的爱心传递
2023年4月初三林镇面向全镇14万家庭发放《三林镇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居民需求调研问卷》,在9万份的反馈中,“家中闲置物品过多,容易出现杂物堆放情况”成了居民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之一,于是“爱心接力墙”与“共享书柜”应运而生。简单2个柜子,一面墙的设置,却是三林镇呼应居民需求的一种探索创新。在这个公共空间内,居民们把可以把闲置的旧物给到需要的人,也能在爱心墙上取走有需要的物品,从而促进二手物品在社区充分流动。在爱心企业的赞助下,三林镇已在三林老街同善堂和杨南路卫生站建设了试点,相关物品和书籍由各党组织及居民自发捐赠,经志愿者登记后,还可获得相应的三林志愿者积分福利。
一段15分钟的路面,可以体验到多少种生活的乐趣?通过一系列社区营造活动,有效提升社区凝聚力与文化认同感,激发出社区建设新活力,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理念变为行动,让“美丽街区”从愿景变为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