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的“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是这样打造的

2022-10-09 上海长宁

如今,人民城市建设的长宁“样板间”有了更多崭新的打开方式。在这里,人与城相互成就,长宁敞开温暖怀抱接纳创新改变,逐步将一处处点睛之笔渗透城市更新肌理,激发社区空间活力,与居民共同展开“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的精彩画卷。

创新驱动,美好愿景,只为人民

彼时,如何用15分钟的时间刻度“圈”出“最美空间”?亟需的是勇气和想法。在自己生活的半径,步行15分钟就能方便地满足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需求,无疑是一座城市、一个街区的规划、商业、配套较为合理的最有力说明。

2019年,上海选取了15个试点街道全面推动“社区生活圈行动”,长宁区新华路街道被“点名”,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街区。

新华路街道有着“千年法华、百年新华”的美誉,不得不面对的是建成度达97%的“窘境”。向哪里“要”空间?如何创新发展?成为新华路街道寻找出路的第一动力。于是,重新治理老旧消极空间,活化利用、重塑街区风貌人文特色作为破题之举,且做到了一“举”惊人。

一时间,区域内,历史保护建筑的价值被激活、杂糅的空间功能变得包罗万象,“花园”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延伸,从“一栋别墅”走向“一个社区”,从“风貌人文”拓展到“人文关怀”,进而“花园社区·人文新华”的愿景目标被确立提出。

1.jpg

新华路街道由此发力,从强化顶层设计到稳步分类实施,发动社会力量共建、共治、共享,打造人人参与构建社区的“新华样本”,在打造精品、精致、精细的品质社区的道路上,不断收获着、丰富着。

居民李阿姨说,“马爷爷花园,有点美”;白领小张说,“共享阳台,很带感”;路人孔先生说,“一平米橱窗,有创意”……这不,15分钟内,集纳了“宜居宜业的繁荣社区、多样便捷的幸福社区、活力开放的和谐社区”的品质,让生活在这里的人过得活色生香,让来到这里的人感到甘之如饴,让从未抵达这里的人心向往之……

今年,新华路街道又先行先试,编制全市首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三年行动计划并已启动第二轮工作,获得2022年度国际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卓越设计奖“优秀奖”,建设全市首家社区营造中心和开设常设展览,形成的“一个愿景、三大目标、五宜行动、六共方法”成为了全市推广复制的经验机制。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上海2035”总体规划建设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全市乃至全国第一家全面开展“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的示范区,长宁自然也展示出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

敢为人先,长宁有格局、有底气也有实力。前不久,长宁又迎来“双喜临门”,江苏路街道和华阳路街道成功入围上海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

2.jpg

对于未来的“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如何打造得让“圈里人”满意、让“圈外人”羡慕,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江苏路街道决定通过“线上一张网、线下一个圈”,打造“和美家园数字生活圈”、“数字孪生街区”和“掌上江苏”,用无限的数字场景弥补有限的空间场所。而华阳路街道将聚焦建设注重提升商居环境品质的“15分钟睦邻社区生活圈”和实践数字化转型的“15分钟智慧社区生活网”,将街道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养的“幸福凝聚社区”,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的“人文传承社区”,绿色、生态、低碳的“慢行友好社区”,创新、购物、文艺、美食协同的“休闲活力社区”,共商、共建、共治的“典型示范社区”。

3.jpg

以人为本,“共”字当头,人人参与

在长宁,不论是“元老”街区还是“新秀”园区,对于“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秉持的都是“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把最广阔的舞台给予人民”的理念,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生活体验度和城区吸引力。

把人民放在心中,方能做到以人为本、为人而“转”。长宁坚持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的各方面和全流程,扩宽群众有序参与的载体、平台和渠道,这个全生命周期中,人民群众的呼声都能一一得到回应。

漫步苏州河畔,美景尽收眼底。如今,周家桥街道深化参与主体的全面性和参与环节的全程性,扩建三十七民众夜校、打造护航老站等,将红色印记和苏河文化融合为一张“苏河周桥”的靓丽名片。

4.jpg

让“烟火气”与“颜值”并存,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体验感和满足感。程家桥街道则围绕“15分钟航空大型居住区生活圈”建设,搭建空港社区共建、社群领袖治理和商居共治等联盟协商平台,提升了社区治理共同体意识。

新泾镇则通过调研定需求、把脉定方向、共议定项目、共建定支撑、规范定举措、评估定效果、共治定运维的实施步骤,形成“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的具体路径和行动指引。

从2019年至今,参与其中的居民都能深刻感受,“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把全生命周期理念贯穿到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和各领域,实现意见征询、项目设计、过程推进和后续管理等“全链条”管理,社区里的美好生活源自“共创”、参与“共治”、接受“共享”,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更需要鼓励公共参与,从而激发出自下而上积极行动的不懈动力。

“圈”,注入的是群策群力;“共”,串起的是民心民意,收获的则是大写的美好。“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从注重专群力量的合成,推动“主体单一”为“多方参与”到注重公共精神的养成,推动“人民愿景”为“服务场景”,再到注重治理机制的形成,推动项目“硬建设”为治理“软实力”,大家一起打造的一个个包容有活力、温暖有归属的美丽家园,谁又能不爱呢?

5.jpg

美好生活,幸福密码,期待“解锁”

何以爱长宁?理由说不尽。在这里,转角遇到的不止美好。长宁通过“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让微进步、微更新渐渐融入百姓生活,让街头藏着的美丽和惊喜重新与公众“相约”,让时尚与艺术融合的街区透出美感、质感、获得感的有机统一。

3年时光,“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同样让善意与温暖贯穿到城区建设和基层治理的每个界面、每个细节、每个角落。2022年,长宁将绘就更多“好风景”,增加居民“好去处”,最好的莫过于一见钟情、一见倾心。

6.jpg

“从凸显长宁热点、展现比较优势、形成品牌效应等方面提升显示度,精心塑造典范级滨水空间、典藏版美丽街区、典雅式生境花园,实现城市功能、场景体验和生活美学有机统一。”长宁区地区办党组书记、主任李世樑表示,接下来,将着力打造“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社区治理应用场景,探索形成“一条路、一张网、一抹蓝、一张图、一片绿、一部梯”等实践范例,加快形成优质生态底色、地域文化特色与休闲服务功能兼具,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叠加的格局。同时,协同推进“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实践常设展示和规划参与,推出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可复制、可推广、可展示的“封面级”成果。

7.jpg

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四力四城”的战略目标,并明确:将“全力推进更加富有品质的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作为“十四五”期间的奋斗目标。长宁也将按照“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开放的原则,构建网络化、无障碍、功能复合的公共活动网络,激发社区空间活力,‘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基本覆盖全区”的总体思路,积极发挥“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在系统推进人民城市建设中的提纲挈领作用,用先发优势带动整区域推进格局。

未来,美好长宁的15分钟生活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