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共享、美美与共”——普陀区宜川路街道“泰山人民坊”工作经验 | 群英慧

2025年08月08日 普陀区规划资源局

  编者按:“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营造需要凝聚八方智慧、久久为功,本专栏将不定期推出一批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针对上述挑战,本项目紧扣民生所需与片区实际,充分利用独特的“人”字形道路结构,打造“共怡、共商、共享、共治”四大主题空间,并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深度融入社区更新的全过程,致力于构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社区环境。该项目已成为普陀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新范式。

1.png

  理念引领:“灯塔行动”赋能“全域融合”更新

  2021年初,普陀区启动“设计灯塔行动”,推行九师负责制,以“为美好生活而设计”为宗旨升级社区更新的模式。区规划资源局和宜川路街道据此制定了泰山片区的更新策略,包括打开生命通道、美化环境景观、优化交通组织等。至2024年,街道、社区规划师和项目设计师在原有更新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全域融合”的理念,聚焦五大融合方向:一是“空间融合”,把4个小区内围墙打开,整合内部界面;二是“生活融合”,将泰山片区重新融合为一个大型社区,实现步行系统的便捷互通;三是“管理融合”,重组升级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实行统一管理与协作;四是“资源融合”,以“泰山人民坊”为改造核心,推动片区资源共享互融;五是“社交融合”,通过激活背街小巷和消极空间,实现社区与居民的进一步交互。

2.png

 空间挖潜:三大举措提升复合价值

  一是2023年区规划资源局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全面梳理区域内未登记用地,进一步确认泰山片区宜文浴室地块和“人”字形通道为城市公用地,通过资源整合,释放出840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为后续泰山人民坊的建设提供了空间基础;二是2024年普陀区规划资源局与市规划资源局共同谋划,结合前期设计方案研究,启动控规实施深化程序,将地块原规划的社区商业用地性质调整为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提高了地块内建筑功能的复合利用;三是街道通过"空间重构+功能复合+社区共治"的创新模式,优化社区空间布局,拆除局部围墙3处,盘活闲置用房8处,系统激活老旧社区资源价值。 

3.png

4.png

  机制保障:市区协同四级联动

  泰山人民坊项目落地得益于强有力的市区协同与四级联动机制:1、市级指导: 市规划资源局在规划调整与审批环节提供了专业指导。2、区级推动: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2024年初区领导带队赴宜川路街道专题调研“15分钟社区生活圈”,重点考察泰山片区民生设施,强调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3、通过建立“区-街镇-居委-企业”联动机制,统筹了街道、部门、市场、居委等多元力量,形成合力,高效推动了项目实施。

  民主实践:“一图三会” 反复锤炼

  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一图三会”不是一个单向的流程,而是一个尊重民意、反复锤炼的过程。

  在项目启动前,依托"社代会+两代表一委员"双轨制,累计召开12场专项座谈会,回收有效问卷3826份,精准梳理出"适老化改造"、"停车位扩容"、"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三大核心诉求,并特别关注到78%居民提出的“保留社区商业烟火气”需求。项目决策中,为科学决策,街道牵头区相关部门、区属企业和居民代表,围绕泰山片区更新改造的可行性与方向性,召开了5轮专题论证会。建设过程中,多次组织泰山人民坊方案事中征询会。例如为“空间融合”打开围墙,曾4次征询居民意见,优化为“局部打开”策略,平衡安全与出行需求,最终获居民高度认可;项目建成后, 2025年7月,普陀区规划资源局联合街道召开3场事后评议会,居民代表普遍反馈在出行便捷度、生活便利度、休闲丰富度、社区美观度等方面提升显著。普陀区规划资源局和街道表示将在后续运营中持续关注居民诉求,提供更丰富的社区活动。

5.png

  成效初显:共建共享成果丰硕

  截至2025年7月,泰山人民坊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呈现出初步成效,一是空间焕新: 建成“共怡、共商、共享、共治”四大主题空间,打造户外休闲空间8405平方米、林荫步道380米。二是功能集成: 720平方米社区共享会客厅整合党群服务站、图书馆、宝宝屋、多功能会议室。三是生活提质: 3小区打开通往核心区门户,居民步行时间缩短3-7分钟;新增16个潮汐车位;智能垃圾回收全覆盖。四是烟火延续: 永昌集市(2200㎡)改造为美食区与菜场区,70%原摊主保留,30%新商户引入。五是活力攀升: 试运营月客流量从5.8万增至10.8万人次,月成交额从150万跃升至208万元。

  泰山人民坊项目以“接地气”的更新而非“高大上”的追求,其良好社会效应的取得,关键在于建设过程中持续深化“一图三会”机制,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依托常态化议事平台,有效推动了社区更新与治理创新。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泰山人民坊作为普陀区“零号标杆”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全区人民坊建设,聚焦以下三方面工作:强化规划引领,建立项目动态需求清单;完善共建共治机制,保障居民全过程参与设计、监督与评价;探索长效运营模式,通过空间赋能提升社区自我“造血”能力,持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本期内容来自2025年上海市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联席会议年中工作调度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