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美好提案 畅想美好社区 发布日期:2023-06-12
共商美好提案 畅想美好社区
2023-06-12 贤韵奉浦
近年来,奉浦街道始终坚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致力于深化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在探索“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推进城市更新和社区治理实践中深耕细作,通过共商、共谋、共建、共评、共治、共享,全力打造以“产城融合”为特色的开放活力宜居、融合共生宜业、长幼关怀宜养、文教均衡宜学、艺术渗透宜游社区新样板。
探索“人人有序参与”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奉浦街道注重将“全过程民主、全要素参与、全社区治理”贯穿于“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中,广泛发动社区居民、贤达人士、青年代表等,通过人民意见征集、面对面座谈、专题互动等不同形式,为奉浦“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献计献策。
奉浦绿地老街居住人口密集,车辆保有量高,而高州路作为承载两侧小区出入口的市政道路,高峰时段严重拥堵一直困扰着周边居民。通过多次开展居民议事会,最终街道联合区级部门促成该路段启动排堵保畅工程,合理利用道路周边冗余空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最大程度缓解通行压力,大大提升周边居民出行便利和居住幸福感。
针对八字桥路(韩谊路以东段)更新改造项目,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开展专题协商活动,有效发挥政协协商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搭建政协委员有序参与基层协商、促进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家门口的道路改造“被看见、能参与、共商议”。
通过椅子工作坊营造行动,加强与社会组织合作,链接周边校园、发动兴趣居民,自陈湾小区开始,先后在韩谊路、上院北区、树园新苑等社区公共空间,转化绿化带边角料或荒地为共享植物园,以集体公益种植与养护方式,由社区居民家庭自己动手建设自己心中想要花园(农园),并打造青少年自然科普活动基地,既培育居民的社区主人翁意识与劳动精神,又疏导化解居民开荒种菜和私自圈占绿地建私家花园问题。
谋划“人人广泛享有”的高品质城市更新新蓝图
奉浦街道根据《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工作导引》自上而下形成“基本需求底板”,叠加自下而上不断动态累计的“公众调查成果”,形成规划至2035年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项目清单和行动蓝图。
近年全面实施“萤火虫”工程,在国顺路断头路打通项目前期,多次组织居民讨论、现场勘察、入户走访,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将居民提出的消除安全隐患,隔离噪音、扬尘等合理建议纳入整体方案。为确保居民出行安全,着力优化改造小区围墙、出入口等基础设施,为老旧小区引进智慧化管理系统,新增停车位、电瓶车充电棚、消防通道等,全面改善老旧小区居住体验,织密新城交通网络,切实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
正在推进改造的奉浦苑小区,前期经过居民日常需求排摸、小区短板设施调研,将实施增设多处小型休憩绿地,增加百余个机动车停车位,升级停车管理系统、夜间照明系统、智能安全系统。不仅如此,奉浦街道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放在首位,要面子更要里子,本次奉浦苑小区的改造将重点解决房屋伸缩缝渗水、屋顶漏水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饭后家门口就有地方散步、健身、遛娃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奉浦大多数小区已经实现了这一愿景。奉浦街道通过三位一体居民基层自治实现了多个沿河小区主动退界,滨河慢行步道串联起多元、活力、共享的滨河公共空间。这份“开阔”得来不易,每一寸空间背后都是一份协力同心。
打造“人人归属认同”的公共服务新空间
在奉浦街道全街道聚力共谋下,立起形象、办起服务、盘活资源,“15分钟社区生活圈”已经基本赢得社区居民的认同。近年已建设完成并开放运营奉浦文化活动中心、奉浦生活驿站、秦塘生活驿站等,基本实现社区级公共服务空间科学布点。
今年,国顺路社区食堂完成了由“向特定人群定向服务”到“全面向社区开放”的转变。奉浦街道前往梅陇社区食堂实地调研及开展奉浦街道订餐老人助餐点改造意见征询会,最终将国顺路“长者食堂”升级为“社区食堂”,将就餐人群扩大为社区所有群体,这一举措得到了居民群众的点赞。
近期开工建设的萧塘为民综合服务中心,配置融合了便民服务大厅、居委会、卫生所、老年日间照料用房、养育托管点、健身房、社区商业等功能,即将为肖塘板块新增一处高标准建设的服务中心。
激发“人人澎湃出彩”的产城联动发展新动能
作为奉贤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先行试点之一,奉浦街道示范实践成果有目共睹,2023年立足新起点,整装再出发,在全区率先发起新一轮“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倡议,全面为“十四五”期间社区建设发展蓄能。
围绕“15分钟产业生活圈”建设主题组织产业园区、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座谈会,从园区需求、企业诉求出发,共议如何发展产业园区公共服务、保障产业人才住房供应、提升产业板块环境品质、拓展更多产城互动应用场景。
王莺:立足“产城融合”资源禀赋,突出“魔方奉浦”特色主题,重点在空间、功能、职住、治理等科学规划,进一步优化“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布局。
张丹一:相信每个人都能在“魔方奉浦”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一片热土,儿童们快乐上学,青年人拼搏事业,中年人漫步生活,老年人安享晚年,共同体验“魔方”带来的∞魅力。
朱琳:“15分钟生活圈”是便利的、是舒适的、更是艺术的、有温度的。通过快闪、市集、路演、漂流、智创等互动展示活动,延伸“共享”概念,汇聚“共创”力量,吸引市民走出家门、鼓励白领迈出厂区,融入社区和街区,“共绘”15分钟美好生活圈。魔方奉浦,精彩由你翻转!
方丽娜:建议在城市外立面、公共区域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城市符号,让人一到奉浦就能立刻看到奉浦独有的标志,感受魔方奉浦的独特魅力。
高正争:“15分钟”,标示着时间的尺度,更体现着城市治理的温度、美好生活的刻度。可以重点关注原住居民、产业人才、特别人群的需求,如打造“见学地景”的儿童友好空间,点亮城市自然微空间的“快闪公园”等主题,营造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和特色的公共开放空间IP,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按下“加速键”。
李蒙:魔方奉浦的打造可以更注重色彩,通过墙绘、地绘等方式打造多彩社区。
徐奇:以南横泾港为水路核心枢纽,打通生活区与工业区的水上壁垒,通过引进水上娱乐项目、美化河边街景为切入口,充分发挥这条河道的作用。同时,将街道辖区内的农艺公园合理规划、提升功能,将“帐篷经济”的概念引入,打造属于奉浦街道自己的休闲娱乐开放空间。
范晓凡:利用现有“一键通”数字平台积累平台经验,针对街道特有产城融合特色规划多终端多人群、多机构多选择、多沟通多反馈、数据化信息化、平台化专业化的奉浦数字魔方。
王李玮:萧塘生活板块 有一处热度非常高的区域—萧塘菜场,周边居民对菜场的需求很高,并且菜场周边的设施老旧,符合改造提升的标准。
石雨静:以“产业+旅游”模式,打造精品工业旅游路线,融合渗透企业内外空间推广产品。
叶宇轩:将核酸亭改造成学生的手工做平展示,让学生的作品可以进入社区、进入学校,将教育与生活相互结合。
季任权:“倾斜式”改造接送停车空间,“椅子式”优化放学等候空间,“展览式”美化放学步行空间,结合学校师生、家长建议,打造“坐得下、行得畅、有看头”的陈桥主题放学路。
卢晨婧:打破数据壁垒、整合现有功能,依托民生大数据,精准识别“沉默的少数”。通过需求排摸实现服务上门,提升社区融入感受度,让15分钟生活圈的便利服务和舒适体验由困难群体共享。
仇雨涵:更新座椅设施,将休息,即时充电,宣传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形成可坐、可玩、可赏,可享的百椅城市打卡地图。
褚楚:优化水系空间非常有必要,我们应在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同时优化滨水空间,建设沿河健身步道与亲水平台,来满足产业区与生活区居民的健身、休憩、观赏等需求。
陶诗雨:针对“百园蔓生行动”,可以考虑开设社区健身房,亦可在滨河绿地融入“椅子”特色休憩地和全龄段游乐活动区域,满足居民健身休闲需求。
胡嘉颖:要进一步完善“1+N”的空间模式,在群众最方便的地方建设“生活盒子”,把更多的社区服务集成导入,保障居民足不出片区就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奉浦街道紧抓奉贤新城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聚焦“半城半产”区位优势,“社区服务产业——产业反哺社区”产城联动。通过城市形态整体规划、功能落地整体策划,统筹项目内部环境打造、功能引入和周边公共空间提升,推动实现产城边界共融、功能共享、空间共生。